小户女(236)

作者:芊宁未央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崔平疑惑:"怎的了?有甚事么?"

崔喜掏出一封信:"营里驿站的兵士来替咱们郎主送的家信到了。"

崔平接过来,没好气地给他一个栗子:"你怎的不早说?我才从奶奶那儿回来!这会儿子我又得跑一趟。"

崔喜苦着一张脸:"那可不能怪我呀。我接着信就去找您,这不是没找着么?"

崔喜跟着新来的崔和一块儿守门房,是不敢擅离职守的。若是他上茅房或是干点别的,倒能同崔和换着来,可这送信去,他就不敢了。万一桃管事问他:"这个点儿,你不是应该在守门房么?你来干甚?"记他一个旷工,他可就一百文没了。

若有三个旷工,就要罚没一个月月钱,六个旷工,可就要降等的。

崔平也知道这个,只好揉了揉脸,认命地再跑一次正院。

这回杏花看见他就好奇:"你才走多久?怎的又回来了?"

崔平把信递给杏花:"这不是营里给咱们传来了郎主写给大奶奶的家信么。我哪敢耽搁,当然得立刻就给奶奶送来呀。"

杏花接过信,笑道:"那确实应该跑这一趟。"

崔平笑了笑,等杏花把信接过去,他就告退去做小厮房的事儿去了。

"奶奶,郎主来的家信。"

霜降停下笔:"拿来罢。"

黄色的信封,写着几个大字:吾妻亲启。龙飞凤舞的,倒有几分像崔如松本人。

霜降笑了笑,拆开信封,一目十行的看完。直到最后一句:"常盼此战事早歇,可旋转归家耳"

看到崔如松对回家的盼望跃然纸上,霜降忍不住笑起来,提起笔,想写一封回信,可郊州到西山营,寄信总得要三日左右,若是这封信写了,到郊州时,崔如松已经不在郊州了,倒是麻烦。

可她也不敢去问崔如松等人甚时候回来——这样的事情,或许家信里提到一句两句,上头不知道也就罢了,若是她大张旗鼓去问,去打听,那就是给崔如松惹麻烦。

军纪里就有一条——严禁武官家眷打听军情。这是为了防止武官家眷们不小心说漏嘴,泄露军情,干脆就不让他们知道。

她掰着指头数了数,到今日,已经是去了有七天了,怕是要到尾声了罢?

她预计的果然不错。崔如松这头,正在从郊州回来的路上。

昨日他们就收了尾巴,把戎狄人打得乖乖把爪子缩了回去,荣将军高兴得很,设宴为他们庆功。

尽管西山营韩将军要对他们进行论功行赏,□□将军这个请人来帮忙的东道主可不能一点儿都不表示表示。

他当即赏了崔如松五枚二十两一枚的银锭子,以下五个千夫长,一人赏了两枚二十两一锭的银锭子作为犒赏。

今日一大早,他们就整装出发,走在回西山营的路上。

第121章

苗山的右手不好使力气,崔如松就安排他跟着粮草后勤的车子一路回来。

这也是回程路上,粮草车子所剩不多,他倒能坐在车上。若是去的路上,每两车都拉得满满当当的,可没有车子给他坐!

苗山很知道好歹,这已经是头儿看在他受伤的份上照顾他了,自然不会去嫌弃坐装粮草的车子颠儿得屁股疼。

林大郎是会骑马的,苗山的那匹马就给了他骑。

反正他右手不能使力气,不能骑马,这马也总得有人骑回去,林大郎是自家四妹夫,也算是一家人了,把他的宝贝马儿交给林大郎,苗山也是愿意的。

至于焦叔和徐叔,当然跟着他一块儿坐车回去了。

崔如松归心似箭,可不能不顾及队伍里面的伤员。像苗山这样的伤员倒是不怕颠簸,但还有些重伤的伤员,颠簸起来就难受得紧,崔如松也只好把步子放缓一些儿。

也是因为这样,他们来时骑马奔驰,只走了两天半就到了郊州,回去路上,却足足花了三天半才到西山营。

崔如松交代兵士:"把林家大郎君和两位老丈带去我府上,告诉我夫人,说是在郊州把他们救下来的,等会儿我见过了将军,再送他们下山。"

见兵士点头,崔如松又对林大郎道:"四妹夫且先去寒舍歇息片刻,我这里还得去向将军复命。等我忙完了,再送你们下山。"

林大郎等人是生人,不清楚西山营地形,若是在西山营胡乱走动,跑到了禁区,被抓住了,那可不是好玩儿的。

所以崔如松才说,叫他等自己忙完了送他们下山。

林大郎忙道:"三姐夫去忙你的便是。"

崔如松点点头,带着五个千夫长回去见杨将军复命。

兵士则带着林大郎一行人去了崔府。

今儿的门房是崔宁崔乐两个。崔乐问道:"你们找谁?"

上一篇:当妻子重生后下一篇:农机小娘子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