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闲时,村里的人也爱到老槐树底下说闲话,所以,这里是叶家村最热闹的地方。
苞米都收回了家,劳力多的人家早把地收整出来,只等着下场雨再翻田,地里活少了,就有功夫凑堆说闲话了。
叶来银爷俩还没走近,远远的瞧见槐树底下聚了不少人,不过都是年龄大些的妇人,叶来银也不打算停下,直接领着贺馨儿继续往前走,还有几丈远就可以拐向自家门前那条小路。
说闲话的几名妇人,当中就有老马氏,她在家里待不住,满心里都是银子,不是想着那八两没到手的银子,就是想着叶大河到底私藏了多少银子。
又知道叶来银到镇上买东西,哪里还忍得住,心里象有把火在熊熊燃烧,烧得心肝脾肺肾哪哪都疼,于是窜掇与她交好的张寡妇到槐树底下耍。
可她哪里有心情跟别人说闲话?
别人说话她只是随便乱答应,眼睛不时向村外的路上看去,终于看到叶来银爷俩走来,恨不得立即扑上去抢下叶来银的背篓。
死死的盯着叶来银身后的背篓,手轻微的颤抖,戳了戳正在闲聊的张寡妇,递给她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张寡妇哪有不明白了?
这些年,老马氏可是没少在她跟前骂叶大河,特别是叶旭升读书后,那更是恨得咬牙切齿。
老马氏的那点心思,她知道得一清二楚。
这张寡妇是村里有名的长舌妇,就是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见老马氏目光炯炯的盯着叶来银的背篓,就撇了撇嘴,光掂记别人家的东西有什么用?
有本事自个也买呀!
嫌弃归嫌弃,不代表她不爱看热闹,当下就夸张的咯咯大笑起来,然后大声呦喝着:“我说二小子,今儿也不是赶集的日子,你咋上镇上去了?
看看身上的背篓都装满了,
给我们说说你都买了些什么好东西,让咱们也开开眼!”
第157章 :我闺女可是好得很
正准备拐弯的叶来银一楞,没想到还有这么一出,这张寡妇虽然不受人待见,可与他们家是同宗同族,按辈份他得叫六婶。
平时见了面也会打个招呼,要说来往是没有的。
当着这么多人,她怎么说也是个长辈,问话了也不好视而不见。
于是,叶来银憨笑了一下:“能有什么好东西?家里的碗摔坏了,没得用,等不到赶集日,就去镇上买了回来,不然饭都吃不了。”
他不想耽误功夫,再说跟这些个长舌妇犯得着说那么清楚吗?
可偏有人不识趣,村长二弟叶长盛家的林氏,也是个爱看热闹的,本来正唾沫乱飞的说长道短。
听见张寡妇说叶来银买了好东西,两眼眯了眯,肚子里酸水直往外冒,她也想去镇上买东西,可惜手里没银子。
唉,买不了东西,看看热闹也好。
当下也顾不上瞎扯了,直接站了起来,“哟,我怎么瞧着背篓里装满了,可不止几个碗”
闻言,叶来银脸色直接沉了下来,不接话。
这人啥意思?
人家买东西关她什么事?
又不花她家的银子?
贺馨儿直皱眉头,跟她爹说道:“爹,我饿了,咱们快回家吧”
林氏见他爷俩不搭理她,早就拱了一肚子火,她大伯哥可是村长,谁不给她几分薄面,这爷俩倒好,直接装聋。
什么意思?
林氏顿时满脸的不高兴,“哟,你闺女子不是哑巴了吗?怎么突然会说话了?”
爷俩可是只想着回家,没招她没惹她,这人还没完了?
“二嫂子可别乱说话,我闺女当初只是受了惊吓,哪来的哑巴一说?
刚才你也听到了,我闺女可是好得很”
叶来银哪能由着他败坏闺女的名声。
而且,他闺女确实好好的,这么多人都在这里,又不是全聋的。
“哎哟,跟我发的哪门子火!当初可是你大嫂亲口说的你家丫头哑巴了,还说永远好不了”
对叶来银怼得一脸怨气,林氏越发缠上了“当初即然说永远好不了,可见是真的。
你们不会是去县城给她治好的吧?
我的天呐!
哑巴了都能治好,那得花多少银子!”
贺馨儿直翻白眼,这人不光嘴贱还是个戏精!
林氏的胡搅蛮缠把叶来银气得脸都红了“你只要知道我闺女不是哑巴就成”
说完就对贺馨儿道“咱们走”
整个心思都在叶来银的背篓上,想着里面到底有多少东西,双眼发直,心神不宁的老马氏,突然听到林氏的话,简直惊住了!
她说的对!
一个哑巴怎么可能无缘无故的好了?
定是去找了县城里有名的大夫治好的,那得花多少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