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棍子有福气,做了个秀才他爹!”村民的风向一下子就往另一边倒了。
刘子扬傲气凌人的站在自家老爹的身边,全身的衣着都十分的华丽不似常在田里干活的农民。
“光宗耀祖、阿慈,快起床,我们也去瞧瞧。”苏年欢唤醒还在睡中的三小只,他们一个个爬起来,不解的看向她。
正常来说苏年欢是害怕有猫腻,不去的话就不知道人家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思考再三苏年欢还是决定带着三个孩子去看看。
他们刚到,就发现村口早就坐满了人,村长意气风发的演讲。
“首先我们恭喜百花村出了一位秀才!其次呢,我们的秀才他呢想在咱们村盖个学堂,给娃娃们也像的孩子一样,能上个好学!”
巴拉巴拉一大堆重点就是几件事:“建学堂和招学子。”
听得苏年欢撑着下巴,都快打瞌睡了。
话都被村长抢完了倒是后他还说个什么?刘子扬不满的咳嗽几下,村长立马闭嘴,把讲话的机会让给刘子扬发挥。
刘子扬意气风发的给大家讲了两句:“古人云读书能使人明智。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今天我回到我的故土百花村,就是为了给百花村贡献出一份绵薄之力,故而子扬想在村里办一个村学。”
村长首先带头鼓掌,刘子扬说完重点讲话又落到了村长身上。
“子扬说得不错,我们百花村世代为农,真正能像子扬这般考取功名的也确实不多,我把丑话说在前头,这学堂得建,大家伙有力出力有钱出钱。”
村长的做法明摆着想让大家合伙出资建学堂,这点大家倒是认同的。
“那孩子们的学费咋个算法?”
苏年欢看似不关心实则耳朵竖得老直了,可总算有个明白人戳破纸窗了。
“束脩...这个”
“十吊腊肉另加十斤米粮再有500文钱。”刘子扬插足把话说完,众人倒吸一口凉气,不约而同的叫嚷起来,别说十吊腊肉,就是普通人家养上一头猪都两三年舍不得杀吃,再者上哪里去弄来这么多的钱。
见状刘子扬稍稍有点不满了,“各位父老乡亲,难道区区这点束脩还比不上娃娃们的前程?哎呀,可怜娃娃们没到过外省,瞧过下雪天吃不起人家馆子里上好的酒菜。”
苏年欢心想:这招数高明,利用对比让父母产生愧疚感,好比现代父母的再穷不能穷教育,我看是想把我们当韭菜割了还差不多,令人咂舌的束脩也有人愿意交。
刘子扬瓜瓜一顿下来,乡亲大伙们就都被洗脑住了,有几个村民已经帮孩子预定好了位置。
第15章 他安有那好心?
看着乡亲们一步一步的中套,刘子扬暗中翘起了嘴角,实际上束脩根本用不上这么多,苏年欢前些日子上镇子上打听过,镇上的私塾也才不过一两银子一春夏,十吊腊肉都不止一两钱了,刘子扬干嘛不直接去抢。
穿着人模狗样的刘子扬颇神气的站在上面,卖弄文学。村长一致认为从这些个瓜苗中能多出几个秀才,那都是给百花村祖上添光的事情,何况村里也就那几个男娃子是希望了。
聊完束脩的问题,剩下的就是学堂的事情了,后期征用那家人的田地,每家每户谁来出资出力,说实话村长也为此头疼。
这时人声响起,“村长,建学堂的钱我刘高全包了!”话落间,见被下人扶着一瘸一拐的刘高走来。
“好好好!那么钱的事情就由刘家出了。”村长鼓动大家拍手鼓掌,刘高脸上也倍感有面子。
这回轮到村民们开始纳闷了,建造学堂木材和其他的一些材料单拎出来一个都是大手笔了,地主刘高家,十里八乡里是出了名的抠搜鬼,是摔坏了脑筋还是早上吃错了药,他刘高能安有那好心?
“我刘高还有一事,学堂的钱我是出了,不过我有几个要求。”
刘高一声下来,大家一副我就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的样子,静待刘高说出他的要求,村长点点头示意他可以提出来。
“这第一,学堂必须建在俺们家那块土地上,第二,就是我家的有财的名额预定了,到时候务必要给我家有财腾个位置。”
两个条件并不过分,村长很快答应下来。
村民却不认为事情有那么简单,谁知道往后刘高又会出什么馊主意,再说他家媳妇不是还没生?肚子还没大就一定是个儿子了?未免也太心急了些。刘高的眼力见还是有的,村民们对他的做法多多少少都心存疑虑,很难相信他的话。
“乡亲们放心,我刘高前半生坏事没少干,在这里先给大家赔个不是了,为了再尽一份对百花村的孝心,凡是家中有男娃要上学堂的,按人头算每人都发600文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