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她美貌却暴力/买个杀手回家,我成了小娇夫+番外(57)

作者:习栩儒生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别废话!让你拿着你就拿着。”姜凝态度强硬,由不得柳明安拒绝。

柳明安只得接过银子和铜板,然后解下背着的包袱,打算将木盒塞进去。

“金子先不动,把银子铜板全拿出来用吧。”姜凝又道。

柳明安犹豫道:“一共五两银子,太多了,用不完吧?”

姜凝坚持道:“哪里会有钱花不完的?全拿出来!”

柳明安只得听从。

等二人再度回到街上,姜凝问柳明安道:“你之前说,买我的三两银子原本是想去买笔墨纸砚的,是吗?”

“是。”

姜凝下巴往某处扬了一下:“是想去这家吧?”

虽是疑问,语气却很笃定。

柳明安顺着姜凝的视线看过去,是一处装潢精致的门店,总共三层,楼上一块匾额写着龙飞凤舞几个飘逸大字——墨香阁。

姜凝自幼接受的严苛训练,会让她习惯性关注周边事物,记下标志性人或物。每到一个新的地方,她便不动声色暗中观察,确保在最快的时间内尽可能掌握陌生环境的信息。

因此,从跟着柳明安踏入灵山镇开始,到酒楼卖兔,到桥边摆摊,随后跟踪赵教头,再从金玉坊离开,这期间,灵山镇的总体布局和大概的门店位置分布,姜凝已经了然于心。

眼前的“墨香阁”应该就是灵山镇最大的卖笔墨纸砚的地方。

“你怎么知道我当时想去的是墨香阁?”柳明安惊讶不已。

“推测出来的。”

“怎么推测出来的?”柳明安实在是好奇,不依不饶地追问。

姜凝本来耐心不多,但站在此地难免想到自己当初刚来这个世界的惨状,幸亏遇到眼前这个人,少受了很多苦,于是深吸了一口气,耐着性子开始给柳明安讲:

“赵教头卖我的地方,是在东西长街与北街的交汇处,那里人最多,地方最宽。而你摆摊的桥边在东街尽头,若要回家,只需要沿东街向西走,到与南街的交叉的路口再向南,就是我们进入灵山镇的那条路。你回家的路上,顺路就有五家卖笔墨纸砚的小店,而墨香阁在北街,你若不是专程来这墨香阁,你根本不可能遇到我。”

“再者……”姜凝缓了口气接着说道:“我虽然不了解物价,但你一封信十文钱,一幅字画八十文钱,由此可推知你买的信纸和画轴必定也是常见的,便宜的。我也替你磨墨多次,你的毛笔、砚台、墨条都不值得你揣上三两银子去买。因此,你那日带上三两银子,必然是攒了很久的钱,想去买质量更好的纸笔。整个灵山镇,也就只有墨香阁这种店会卖价值三两白银的笔墨纸砚,其他小店顶多图个薄利广销。”

这番推论之于柳明安,无异于投石入静水,一石激起千层浪。常言道,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姜凝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摸清了灵山镇格局,又准确分析出柳明安当时的行为,这份洞察力和敏锐心思远非常人所能及。

“姜凝,你太聪明了。”良久,柳明安喃喃道。

“过奖。”

姜凝知道她的分析会让柳明安刮目相看,甚至会重新审视她这个人,但她不在意,她就是要一点点将最真实的自己暴露给他看。

第41章 墨香阁

墨香阁,店如其名,宁静雅致,暗藏墨香。

店门上用一根根穿着木珠的长串做门帘,从外往里看,能透过珠帘缝隙看到里面影影绰绰的场景。

姜凝和柳明安一踏入店内,珠帘“啪啪”作响,大门旁的柜台里就走出来一个男人,大约四十岁左右,衣衫整洁干净,蓄着一把胡须,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笑。

那男人面向二人道:“欢迎光临小店,不知二位要买些什么?”

柳明安扫了一眼店内,这一层并未见笔墨纸砚,全是各种书籍,经史、传记、诗书、医书、佛文,应有尽有,分门别类地整理好列在各自书架上,供人翻阅挑选,此时店内就有两三个人正在选书。

而正对店门口的就是一处楼梯,旁边立着个牌子,上书——文房四宝,请上二楼。

“不劳烦老板招待了,我们先随意看看。”柳明安客气地说道。

“哈哈哈……我不是老板”,那男人抚须一笑,接着拱手对他们二人道:“鄙人姓袁,是墨香阁的掌柜。”

“袁掌柜。”柳明安也拱手回礼。

“那二位请便吧,有事随时叫我便是。”袁掌柜伸手做了个“请”的手势,随后自己回到了柜台里。

姜凝早在进入这墨香阁的时候心思就全扑在那一堆堆书上了。重生在这个时代一切都好,就是娱乐设施太少了,没手机没电脑,没电视没电影,柳明安又家徒四壁,她闲暇时只能翻翻他科举的那些书。偏偏柳明安的书又无趣得很,只有一本《礼记》勉强能看看。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