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明安眼尖地看到两个人吃好了在付钱,立刻伸手往那里指了指,让姜凝跟着他一起过去占个座。
二人走近空位,一个年过半百地老人就过来收拾桌上的面碗,见到他们热情地招呼道:“两位是来吃面的吧?要点儿什么?”
“我要三两肉臊细面”,柳明安答道,转头又问姜凝:“你想吃什么?这里有清汤面、肉臊面、肉汤面,面条又分为细面、宽面、大宽面、刀削面和铺盖面,你看你想吃哪一种?”
“花样还挺多”,姜凝倒是有些意外,随后跟那店家道:“我跟他一样。”
“哎!好!”老人点头,接着回身冲厨房里喊道:“两碗肉臊细面,都是三两。”
等厨房里那个妇人应了一声,老人手脚麻利地收拾好了桌子,笑眯眯冲他们二人道:“两位稍等啊,一会儿就好。”
“你和慧姨怎么认识的?”老人走开后,姜凝接着刚才的话题聊。
“嗯……大概是在三年前”,柳明安仔细回忆道:“有天赶集下了大雨,慧姨匆忙躲雨之时,不慎脚滑摔倒在地,我正好撞见,就送她回了家。她扭伤了脚,同时摔到了头,我见她家里没人,也不能就这么抛下不管,索性好事做到底,帮她请了大夫,还留在她家照顾了两天。”
“所以慧姨对你心存感激,就借自己的屋门口给你摆摊?”姜凝几乎猜到了后面的结局。
柳明安点点头,便听姜凝感慨一句:“你还真是广结善缘啊!”
柳明安笑了笑,不知想到了什么,眼中带着怀念的神色:“因为我爹教过我,一善染心,万劫不朽;百灯旷照,千里通明。”
姜凝目光落到柳明安身上,认真地看着他。少年人腰背挺得笔直,此刻却微微垂着头,脸上有隐约的哀戚之色。
他好像在难过。姜凝想。
片刻后,有些生硬的安慰在柳明安耳边响起:“你做得很好了,是我见过最好心的人,他会很欣慰的。”
柳明安有些诧异,抬眼看了姜凝一会儿,失笑道:“姜凝,你不像是会说这种话的人。”
姜凝眉梢轻轻挑了下,不置可否。
“哎,对了!”柳明安看着姜凝,忽然想到了什么,起身走到她身后,伸手就往她头上去。
“你干什么?”姜凝抓住柳明安的手,不解地问。
柳明安左右看看,见没什么人注意到这边,才低下头凑近姜凝低声道:“待会儿吃面要摘面纱,你长的这个样子容易引人注意,万一被熟人撞见了不好解释。我帮你把头发弄一下,让头发把脸遮住一些。”
温热的气息尽数喷洒在侧耳上,姜凝十分不适应,皱着眉想往一旁移一移,但头发又被柳明安拽住,只能作罢。
柳明安扯开发带,因为没有梳子,只能用手将就一下,十指穿插在姜凝乌黑的发间,两侧各分出一大缕头发垂下,遮住双颊,再用发带将剩下的编好。
“好了”,柳明安坐回原位,对姜凝道:“你现在可以摘下面纱了。”
姜凝依言取掉戴了半天的面纱,收入怀中,正好这时一个老妇人端着两碗香气扑鼻的肉臊面上桌。
“两位慢用啊。”老人放下碗,习惯性地说道。
柳明安冲老人点了点头,然后抽出筷子,先递给了姜凝:“快吃吧,你应该饿了。”
姜凝接过筷子,挑起几根面条送入口中。
面条是现场揉面扯的,根根粗细均匀,劲道又爽滑,吃起来口感很好。面条上的肉臊,肥瘦相宜,酱香浓郁,跟葱花和辣椒油的香味混合在一起,让人忍不住垂涎三尺。
“味道怎么样?”柳明安看姜凝吃了一口,问道。
“不错。”姜凝心情颇好地答了一句。
二人吃完,柳明安冲那招呼客人的老人喊了声“结账”。
“哎!马上!”老妇人手里端着碗应着,随即对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催促道:“虎子,那一桌,快去!”
一个虎头虎脑的男娃娃跑到柳明安他们桌子旁,笑嘻嘻地说:“客官,一共二十文。”
柳明安从怀中数出铜板递过去,小孩儿双手接过,放入身前褂子的大口袋里,又嘴甜地说道:“客官慢走,下次再来啊。”
小孩儿说完又“噌噌”地跑开,去叫他奶奶来收拾桌子了。
姜凝看着小孩儿的背影,幽幽道:“这小孩儿好像叫虎子”
“应该是个小名,很多人小名都叫这个,怎么了?”柳明安不懂姜凝为何平白无故说这个。
“随口说说。”姜凝道。
第40章 百两银,换真心
吃过饭后,姜凝重新戴上面纱,和柳明安一起沿着街道不紧不慢地走着。
此时正值中午用饭的时候,街上人少了许多,两旁的餐馆却人满为患,店小二一个个都忙得脚不沾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