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凝不说话,只静静地看着他。
果然,那和尚接着说道:“请长生牌点长生灯,是为了施主在意的人积福积德。佛祖普度众生,割肉饲鹰,心存大爱,我等佛门弟子早晚受戒,一生修行,就是为了让天下苍生沐浴佛光,修身得渡……”
姜凝面无表情听着这长篇大论,有点想离开了。
“……因此,只需施主每月添一两银子的香油钱,诚心供奉佛祖,施主想要为之请牌位的那人,便可受佛祖庇佑,若是生者,则万事顺意,百岁无忧;若是死者,则泉下安息,来世投胎富贵人家,一生平安喜乐。”
一两银子姜凝自然拿得出来,但每月一两,一年就是十二两,且不说她马上就要去京城了,就一想到柳明安为了挣钱把腰都弯疼了这个事,姜凝就舍不得拿出一两银子来给这虚无缥缈的佛祖。
求佛不如求己,她会保护好她的书生!
眼前的和尚还在等她回复,姜凝打定主意不花这个冤枉钱,敷衍着往殿里走,说:“我先看看。”
但其实这个殿没什么好看的,密密麻麻的牌位,密密麻麻的油灯,姜凝不合时宜地想起一个词:鬼气森森。
转了一圈,姜凝在大殿最里侧看到了跪在蒲团上的兰姨,她正一脸虔诚地双手合十,嘴里念念有词。
姜凝抬眼一看,兰姨身前就是一个长生牌位,黑色木牌正中间端端正正写着“南宫泠”三个字,旁边还有一行小字,光线太暗了,看不清楚,但姜凝猜测应该是生辰八字这一类的。
“南宫……”姜凝在心里嘀咕一声。这个姓氏她是第三次接触了,前两次都是因为那“南宫丞相”,这次是因为一个陌生的妇人,也不知道这个姓氏在大梁算不算普遍。
姜凝快速从兰姨身边走过,妇人的只言片语飘进耳朵:“……保佑泠儿岁岁平安……”
第102章 新年至,金质城
日子就这么不紧不慢地过去,姜凝和柳明安说好,在曲水城过了年就出发往京城走。
二人已经打听好了,从曲水城到京城,有两条路。一条是纯水路,从码头坐船,要十天;另一条是一半水路一半旱路,先花两天时间坐船到金质城,再坐两天马车进入京城。
两人毫不犹豫选择了第二条路,并计划大年初八就出发,因为初八之前所有客船都停航了。
新年越来越近,曲水城又下了好几场大雪。
姜凝在现代时,一直听人说年味儿越来越淡了,过年越来越没意思了,春晚越来越难看了。但那时候她想象不出来,古代过年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现在终于可以亲身经历一下,姜凝因此对过年这件事格外感兴趣,最重要的是,她现在是个普通人,她有了可以一起跨年,一起守岁的人。
大约是从腊月二十日开始,整个曲水城就开始热闹了起来。
街上到处可见卖冰糖葫芦的,玩皮影戏的,表演杂耍的,拉二胡唱曲的……人一堆堆挤着,在冰天雪地里放声大笑,高谈阔论,好像所有的忧愁和烦恼都远离了。
“阿凝,店小二说年三十那天会在岸边打铁花,我们去看吧。”柳明安兴冲冲地回到屋里,开心地分享着刚打听到的消息。
“打铁花?好哇。”姜凝被柳明安的情绪感染着,脸上忍不住扬起灿烂的笑。
下一刻,柳明安不出所料地伸出手指戳了戳她的右侧脸颊。
“你真是……”姜凝哑然失笑。
大年三十这天,下了好几天的雪停了,二人在晚饭时点了一个铜锅涮羊肉,浑身上下吃得暖乎乎的,吃完就拿起披风往海岸边走。
街上灯火通明,四处都点着灯笼,人来人往,热闹喧嚣。
柳明安牵着姜凝走到岸边时,那里已经站满了人。
“阿凝,我们好像来晚了啊。”柳明安看着那一片黑压压的脑袋,有些失望。
“没事,我带你去个地方。”
姜凝带着柳明安往远离人堆的地方走去,到了一处地势较高的地方,这里离海岸有一定的距离,周围也没有其他人,但肯定不妨碍看打铁花。
此时大概是酉时三刻,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但来看打铁花的人大多提着灯笼,将那一处海滩照得亮堂堂的。
过了一阵儿,人群一阵轰动。姜凝离得远,看不清具体情况,但她估计应该是打铁花的人来了。
果然,又等了片刻后,二人只见人群中间有个人,拿个铁锹一样的东西甩臂一扬。
“砰!”
下一瞬,万千燃烧着的铁屑犹如银珠飞溅,金丝狂舞,在空中炸开,绚丽又璀璨。
“好!”人群的欢呼声随风飘来,柳明安笑着将姜凝拥进了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