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聊得投机,不到半天时间,两人已经一口一个“崔叔”,一口一个“明安”的叫上了,颇有几分忘年交的意思。
等快到壮猪村时,崔山说:“明安呐,这壮猪村的村长最喜欢读书人了,你去了肯定是座上宾。”
事实果然如此,当一行人进了村,崔山给老村长一介绍柳明安,那村长立刻两眼放光,拱手朝他拜了拜,嘴里喊着“柳举人”。
柳明安被这阵势吓了一跳,崔山拍了拍他肩膀,哈哈大笑,过了一阵才悄声告诉他:“村长可能想沾沾你身上的书气咧!”
“什么?”柳明安不懂。
“这村长自己年轻时考过秀才,考了一辈子没考上,逼着自己两个儿子去考,可惜两个儿子都不是读书的料,现在又把主意打到了自己孙子身上,这次请我们来,就是给他刚出生的大孙子唱戏来了。你知道唱的哪几出戏吗?”
柳明安摇头,他不了解戏曲。
崔山眼里藏着窃笑,跟个老顽童一样掰着手指给柳明安数落:“《状元拜母》,《状元媒》,《屠夫状元》,《状元谱》,《中状元》……我们这两天就唱这些。”
柳明安听完,脑子里就剩下“状元”两个字了。
“哈哈哈……所以他尊敬你,你受着就行了,这老头子是有些执念,一辈子的心病了……等我们唱完了戏,咱再一块儿去曲水城。”
崔山说完离开了,去指挥着在村口搭戏台子了。
柳明安第一次因为自己读书人的身份有此殊遇,一时还是无法理解。
“阿凝,你说这个村长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的信念呢?”
自己折腾一辈子,儿子也被折腾,连刚出生的孙子都被寄予了这么深厚的期望。
姜凝想了想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柳明安不太同意:“士农工商,哪有高下之分?”
姜凝看了看柳明安,少年人眼中干干净净,目光如同稚子一般清澈,心思单纯简单,一看就是没被现实毒打过。
别说是在阶级分明的封建社会了,就算是喊着“人人生而平等”的现代,人和人的差距也往往比人和狗的差距都大,哪里有真正的平等?
柳明安这十九年没出过灵山镇,眼界见闻都受限于那几本圣贤书,世界的阴暗面尚且还没来得及向他展现。
姜凝没想过说服柳明安,赤子心肠是世间难得珍贵的东西,她愿意尽可能去守护柳明安这份率真至纯。
最后,姜凝顾左右而言他,岔开了这个话题。
“我们去帮崔班主搭台子吧,他们好像忙不过来。”
第93章 抱孩子,杀年猪
戏台子是在一行人到达的第一天晚上搭好的,村长说第二天杀了猪就可以唱戏了。
“杀猪?”柳明安诧异道,杀年猪不是该腊月二十四吗?现在就杀?
崔山解释道:“壮猪村嘛,不一样的。一来他是村长,他先杀猪,把过年这个头开起来,让村里热闹起来。二来,也算给他小孙子办个满月酒,图个吉利。这个村里的人,都希望自家小孩能跟小猪崽一样能吃能睡,快快长大。”
柳明安又觉得自己长见识了。
晚上,村长把戏班子的人分别安排在其他村民家里歇息,并千叮咛万嘱咐千万别怠慢了,随后热情地邀请柳明安和姜凝到自己家,说已经收拾好了一间屋子给他们住。
“去吧去吧!村长家房子大!”崔山笑眯眯地看着柳明安说道。
柳明安和姜凝跟着一脸喜色的村长去了他家,本以为就是借宿过个夜,直到村长把一个用小花棉被裹着的小婴儿塞到他们手里,柳明安才发现自己想得太简单了。
刚出生几十天的小孩,被抱在浑身僵硬的柳明安手臂中,睁着黑亮亮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抱着他的陌生人,小拳头挥着,嘴里“咿咿呀呀”,发出声响。
柳明安抱着那小小一团的婴儿,面上如临大敌,连动都不敢动一下,连忙看向村长求助:“村长,你快把孙子抱回去吧,我怕不小心摔着……”
“哎!柳举人你放心抱着嘛,我和老婆子看着呢,孩子他爹娘也看着呢,你抱着抱着,让我小乖孙沾点你的读书气!”村长手一挥,满不在意地说着,笑得整张脸都皱起来了。
柳明安又转头看向姜凝,却见她后退两步,俨然一副不想沾边的模样。
无奈之下,柳明安只得继续抱着奶娃娃跟村长交涉,好说歹说,终于在一刻钟后把孩子交出去了。
“呼~”柳明安长长地舒了口气,小孩儿明明轻飘飘的,他抱这一会儿只觉得像抱了个大石头。
等睡到床上,柳明安才跟姜凝吐槽:“这村长真是的,吓死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