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穿越之报信人(184)

作者:奥切罗夫人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伦敦时间2019年8月1日的中午,飞机从中国上空飞往阿联酋,在迪拜经历一次转机后才安全抵达英国伦敦的希思罗机场。十几个小时的飞行,除了孩子们的精神依旧很不错,三位老师都已经到达了疲惫的顶端。

“要出海关了,我先带头去和海关那边的工作人员说一下我们的情况,你们俩维持秩序。”杜光拿着填写好的入境卡,他一边从背包里掏出一沓文件,一边与还在带没有写入境卡的学生填写的杨奇和钱青叮嘱,说:“你们再数一遍人数有没有到齐,入境卡的填写准确与否。”

杨奇随即就从口袋里掏出名单表,他赶忙点头,负责地说:“行,杜老师您先去,这里交给我和钱青。”

杜光还有没交代的,他稍稍想了一下,又与钱青交代说:“对了,辛苦钱老师抽空去联系一下地接,问一问来接我们的大巴停在哪儿?”以防钱青没有地接的电话,他掏出手机时,问了一嘴:“地接的电话你知道吗?没有的话我给你发过来。”

钱青注意到学生们已经开始叽叽喳喳聊天吵闹了,不想影响其他出关的旅客,她赶紧维持秩序,并立马回答:“我来联系地接,我有她的电话。杜老师,你先去和海关那边说,我这里弄好后就把学生带过来一个个过关。”

基本也就是这点事儿,杜光比了个大拇指给他们,然后就小跑着找海关工作人员去说明情况了。

杨奇清点人数,钱青帮忙检查入境卡的填写。证件以及入境卡全部准备好的学生成一字队伍排开,跟着杨奇前往海关入境处排队,等待工作人员敲章放行。钱青殿后,她要保证所有的学生全部都能出关。

出关之后就是取行李,这个环节没有什么难度,就是要看住学生不能让他们到处乱跑。这个任务暂时就交给了两位男老师,钱青负责联系地接。

“地接怎么说?”杜光看钱青一直在打电话,就过来问一下情况。

钱青挂掉手机,无语地回答:“地接不来了,她直接把大巴车司机的电话给我,让我去联系大巴车。”

“怎么说不来就不来呢?这人怎么回事?”杜光捎带情绪,他光火地表达不满。

钱青摇头,她一边拨通大巴车司机的电话,一边叹气说:“人家说现在手头有个北京来的大团要她带,抽不出空来接我们。而且,还强调我们也只付了接机的费用。”

听明白了,是钱没有到位的意思。杜光没话说,他鼻子出气,心里暗暗把GB那几个做夏令营安排的同事骂了个底朝天。

“算了,算了,凡事还是靠自己的好!”哑巴吃黄连,他手臂背到身后,抱怨两句就往行李转盘那边去看学生去了。

这次英国夏令营在伦敦入住的酒店是温布利球场边上HOLIDAY INN。虽说不高级,但也绝对算得上舒适。

初来乍到,又是异国他乡,别说是学生们要及时给家人报平安,就是三位老师也在乘坐大巴从机场赶去酒店的路上赶紧给家人打电话说一声。

当然,杨奇和钱青姑且算是一个家庭单位,他们都给钱青妈妈报平安。

到了酒店,杜光在办理入住之前和两位年轻老师提要求,说:“钱老师,你和杨老师去周围的超市买点吃的过来给学生们发一发。”他凭着以往带夏令营的经验,要求他们去准备一点零食。

注意到他们眼里有疑惑,他便解释道:“国内这个时间大家都还在睡觉,孩子们最好是现在吃点东西,补充精神。等下午3点左右,大家再集合一起出发去伦敦市中心走走,然后吃个晚餐回来。这样一来,孩子们肯定累,回来倒头就能睡,时差也就差不多能倒好了。”

是个倒时差的好方法,钱青对杜光这位老教师露出了佩服的神情。她二话没说,拉着杨奇就出去买吃的。

出了酒店,杨奇观察着周围的景色,想起了民国有钱人家的少爷小姐留洋读书时最喜欢来欧洲的法国和英国。那会儿的他别说是出国,就是看看上海,看看北平和天津,都觉得是好地方,更别提他从未见过的欧洲和美洲。

只能想象的地方如今真让他踏上了,这会儿再瞧瞧,发觉似乎与以前听来的传闻好像不是那么地符合。他现在看到的,是百年前工业革命所留下来的古老印记,与发展迅速的现代中国相比,仿佛是差了一个世纪一般。说不出老旧的好,也说不出新潮的差,他暗想,可能这就是文化的差异吧。

“都说大不列颠怎么怎么好,当年上海滩的名流富绅要是谁家没个去英国留学的都算不得是上流阶级。现在亲眼所见,倒是觉得他们口中所描述的欧洲日不落和现实情况实在是有落差。”走在英国的砖瓦小道上,他与身旁正在看手机导航的钱青诉说着他现在的所见所感。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