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奇听了后,便就站起身与杜光面对面。他心里大概明白了,入职资料不在他自己身边,应该是已经存档保留在了人事科。不耽误时间,他紧接着便继续问:“杜老师,人事科怎么走?我这都有点儿忘记了。”他挠头憨笑,表现出陈恳的态度。
“你去3楼的大办公室,她的工位应该在靠里的位置。你往里面走走就能看见。”杜光以为杨奇是真的有困难,没有二话就给他说明白了路线。
下午4点不到,杨奇找到了3楼大办公室里的人事李老师。李老师老远就看到了杨奇,主要是他这个人的外形实在是太出挑,不想看到都难。
“杨老师,你来找我干嘛?”她瞄了眼手机上的时间,直说:“都快要下班了,你要是不着急明天来找我也一样的。”
听出来人家是嫌他麻烦,着急下班的意思。杨奇暗想,再麻烦他今天也要看到入职资料。“不是什么麻烦事儿,就是来找李老师您要一下我的入职资料。”他看对方面色疑惑,就立马解释:“我家庭住址想改一下。”
就改一下家庭住址的确不是什么麻烦事儿,只要几分钟就行了。李老师不为难他,她指了一下办公桌左上角摆着的两份资料,说:“那边都是新入职的老师在入职的时候填写的,你自己翻找一下。”说完,她就继续处理手头扫尾的工作,不再理会他。
两份资料里放在上面的那份不是杨奇的,而是钱青的。杨奇对于钱青的认识还停留在会议室里那个要他收一下腿而紧张害羞的女老师。看着她的一寸证件照,他一眼就认出了她,觉得她长得真洋气。当然,透过这份资料,他知道了她叫钱青,26岁,上海本地人,国外大学毕业的硕士。
高知女性一般都挺惹眼的,更别提长得好看的高知女性。杨奇虽然条件出挑,可他毕竟也就是男人而已,男人有的肤浅喜爱他当然不会免俗。对于钱青这种类型,他忍不住想要多看两眼,仿佛是要做到了解她一样。
“杨老师,你找到你的入职资料了吗?”在杨奇看到钱青父母那一栏的时候,李老师发声催促他。
像是被戳穿了心事的男孩,杨奇随即就把钱青的资料往后翻,把他自己的放到顶上。“找到了。”他回应李老师,并且还特地从李老师的笔筒里拿了一支笔,做出要动笔改的动作。
他仔仔细细地看资料,注意到姓名和照片都没有错,可却发现他现在竟然只有29岁,而且籍贯还写了上海!明明,他记得自己是33岁啊,老家是山西晋城的呀。
是那一枪的威力吗?把他给打得真重返20了,而且还改了籍贯?这是死后在天堂里换到上海滩去重返20?还是说,他就是彻底地换了个人生?他好糊涂,满脑子都是搭错线的混乱。
继续向下看,他还发现他的学历那一栏里头填了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紧接着,在工作经历那块,上面写了他曾在B男篮打职业篮球。
此刻,他头皮发麻,因为他太清楚自己了,他根本就没读过什么书,更别提什么体育大学的本科了。还有打篮球,其实他根本就不怎么会打。淞沪战争之后,他整天扛枪操练,生死不知,哪里有时间搞这种运动?在他33年的人生里,他摸篮球的次数2只手就能数过来。
什么体育教育大学生,什么职业篮球运动员,什么体育老师……这些名号他原以为都是闹着玩儿的,没想到却是实打实真实发生的。他不敢相信,故而再往下看,却震惊地发现在父母那栏他竟然什么都没写。他有父有母还有兄弟,如果是他自己写的,怎么可能会空着呢?除非,填写这个资料的人根本就不是他。
“杨老师,你到底改不改?”李老师发觉杨奇拿着笔,一脸的纠结和震惊,好像是看到了什么惊天大秘密一样。她没工夫让他在这里耗,便就再次催促他。
“哦,我在考虑要不要改。”杨奇顺口胡诌,搪塞了一句。并且,他看到他家庭住址上写的是普陀区真如新村7号楼301室。真如这个地方他是知道的,但是真如新村他就有点儿不清楚了。带着疑惑,他问:“冒昧地问一下,我们学校在哪条路上?”
这个问题问得实在是有够奇怪的。李老师一脸看傻瓜的表情看向杨奇,反问:“江湾你不认识啊?”
江湾这个地方杨奇可不仅仅是认识,那可真是太熟了。当初淞沪战争的时候,大部队一退再退,杨树浦冲天大火……他在这场仗里打得差点儿死过去。往事还历历在目,可时代却已经物非人非了。
过去的事情不再提,杨奇心想,学校在江湾,从江湾到真如的距离可还真就不近。看着李老师怀疑的目光,他不好再多讲,便继续撒谎说:“我可能要搬家,不知道要不要现在就把地址给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