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宋思意缩了缩手, “这么快呢?”
“难不成你不想嫁给我吗?”周嘉时无奈地抬手轻轻掐了掐宋思意的脸蛋,“我可是早就等不及了。”
周嘉时的话让宋思意羞红了脸,抬手就把他的手挥开,“我还不是担心你母亲,说不定她想要个门当户对的儿媳。不管如何,我们家总归是差上了一些。”
“你这话,我可就不同意了。你家人丁如此兴旺,比起我家可好多了。再加上你能力这么强,马上就要产业遍布江南和京城了,我将来说不定还要吃你的,喝你的呢。”
没皮没脸。
宋思意瞪了一眼周嘉时,根本不见他平时温润如玉的君子模样,反倒有些像江天城那个无赖的纨绔样。
“你放心吧,我娘那里,我会解决的。我如今已经二十岁了,有做自己主的能力。”
宋思意抿唇,对于周嘉时的作为满意几分。
她平生最不喜欢的就是没有上进心的男人,其次就是没有主见的男人。若是被牵着鼻子走,还没有责任心,那遇到问题,以后岂不是只有她自己承担。
“好了,我们先回去吧。再晚一些回去,明诚又要责怪我了。”周嘉时牵着宋思意往回走。
*
殿试只靠策问,宋明诚和周嘉时都不虚。
自黎明入,两人身穿礼服,进入殿内。
在殿内,除去正常殿试应该有的几位官员,两个人还瞧见了高景昭,或许该叫傅景昭。
此人果然是皇亲国戚。
不仅如此,他身穿四爪龙纹的衣袍,神情淡漠,立于一旁,看到周嘉时二人,不过是淡定地点点头。
这样的穿着,想必就是太子殿下了,果然没猜错。
周嘉时敛下眼睑,装作一切都没发生。
宋明诚也只是略微吃惊,马上就低头看路。
在殿内,一切都要小心,过于夸张的表情,都是冒犯天威。正所谓伴君如伴虎,万事皆小心行事才行。
等发下策问卷,两个人埋头苦写。
这次的策问,事关农事根本,对于士族子弟,难免棘手一些。但是对于寒门子弟,却有颇多益处。因为他们从底下来,最了解这些农事。
周嘉时也不由感叹兰山居士的先见之明,让他在多次亲历农事,这才思如泉涌。
周嘉时作为会元,本就在最靠前的位置。
他奋笔疾书的模样,很快就引起了当朝陛下的注意。他冲身边的公公示意,指了指周嘉时。
公公很快拿来了周嘉时的生平。
大靖帝不动声色地扫了一眼,什么也不说,完全看不出是什么想法,这就是君心难测。
不过,他很快就来到了这些贡士身边。
帝王的威势极重,不少人已经两股战战,额间冒汗了,但碍于情况,只能逼着自己尽力去写,但发挥肯定不是很好了。
但也有些人,专心答题,不事外物。
周嘉时和宋明诚奋笔疾书,根本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因为题目的得心应手,状态越来越好。
宋明诚不太内敛,眼睛越发明亮。
虽然在稍微后面的位置,但是完全区别于周边人的状态。
大靖帝不动声色,只不过多看了一眼,就又回到了龙椅上。唯有时常侍应的公公和一直立于一处的傅景昭看出来了他的喜好。
傅景昭知道他父亲很满意周嘉时和宋明诚,仅仅从他多看的那一两眼,就能看出来。
他微微低头,唇角勾起,他果然没看错人。
专心答题的人,哪里知道除了试卷以外的事。
等时辰到了,公公敲响警钟,这才纷纷停笔。所有贡士起身,躬身站于自己所答写的卷子一侧,等待着其他人来收自己的卷子。
周嘉时有些老神在在,他刚才已经检查过两遍了,才誊抄上去。整体来说,自己答得很满意,就看皇帝的意思了。
“请各位贡士退场。”公公唱和一声。
周嘉时等人高呼一声,也全部退出了殿外。
殿试就这样结束了,如今只需要归家等待结果。
等贡士们一走,礼部和鸿卢寺的各位大人才开始忙碌起来,对着各位贡士的卷子进行评选,分别选出一甲二甲的的试卷。
傅景昭抬步上前,向大靖帝行了个礼,“父皇,今年的才子颇多,儿臣瞧见不少看起来不到三十的贡士,可见年纪轻轻,才学非凡。这都是父皇福泽深厚,治理有方,才有如此才人辈出的盛景。”
大靖帝听到这话,自然开心。
“景昭说得这话,甚得我心。”大靖帝仰天一笑,捋了捋胡须。
他随手将那些个文官评选好的卷子,放到傅景昭的面前,看起来不是很在乎地说,“景昭,你来瞧瞧这些文章,那些人,堪得一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