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氏弄了些菜回来, 怎么也要吃一顿好的。
孙氏特意把周嘉时叫了过来一起过年。两家人在同一个院子里, 不管如何,一起过年, 也能更加热闹一些。
“京城的年也有趣的紧, 一会儿你们可以去逛逛。这里的年节跟江城府那边完全不一样。”谭氏笑着, “明诚,一会儿, 你陪两个妹妹去。”
“太好了,一会儿我要多买两盏花灯。”宋思意和姐姐两个人在下面嘀嘀咕咕, 兴奋不已。
“嘉时兄一道去吧。”宋明诚被两个妹妹所感染,“正好也好放松一二。”
周嘉时脸上是和煦的笑容,“也好。正好出去看看京城这边的风俗与江城府有什么不一样。”
“有哥哥和嘉时哥的帮助, 今日的花灯, 看来都要到我手里了。”宋思意挑眉,一副得意的样子。
她捏捏拳头, 好似一切尽在掌握。
周嘉时被宋思意的样子,弄得会心一笑, “好,都赢给你。”
“可惜,嘉清不在。这种热闹, 她竟然错过了。”宋思意有些失望地摇摇头, 眼睛里却瞧不出失望。
“无妨,我会在家书里写明的。当时候, 她在家里闹,我也不知道。”周嘉时低头,余光却是宋思意笑靥如花的样子。
“走走走,时间不等人。这良辰美景怎么能错过一丝一毫。”宋思意拽着宋思慧的手,拿上斗笠,回头喊了两个哥哥,赶紧出了门。
天色虽然已经黑了,但是满街小巷都是灯笼。
红灿灿的,火红一片。
充满着喜庆和温暖,一点也不会阻碍视线。
寻着热闹的声音,很开就能找到最繁华的几条街。
街上仍然有不少商贩,卖着技巧的东西,很是吸睛。宋思意更是随手便拿起一个糖人,冲姐姐摆弄起来,“这小人也太可爱了吧。”
“姑娘真是好眼力,只要十五文,你就能把这个小人带回家了。”那小贩眼力见好,马上就笑眯眯地冲宋思意推销。
“这么贵?”宋思意拧着眉,看了看自己手心里的小人。
“诶,姑娘若是喜欢,十五文也不贵。若是你不喜欢,我还可以根据姑娘的样子捏一个。”小贩也不生气,还是十分客气地继续推销。
这下宋思意果然来了兴致,“那你就替我和姐姐各捏一个吧。”
“好嘞!”
一看是大生意,小贩马上动起手来。
宋思意和宋思慧笑着,摆着姿势,等小贩巧手一变,果然出来了两个像模像样的小人。
周嘉时从袖子里拿出一钱银子,递给小贩,“不用找了。”
四个人又沿着街,逛起来。
“以前一直以为,只有元宵节才会有那么多花灯,没想到这大年三十,还这么热闹。”宋思意看着摊位上的花灯,不由感叹,“花样可真多啊。”
“这是本朝□□定下的规矩,京城的年节也要热闹些,才有意思。”周嘉时之前看过一些趣闻,所以知道。
“原来如此。”
“瞧一瞧,看一看!今年的花王,提前出场喽。”
小贩的吆喝声,出现在耳畔。
一盏硕大的莲花灯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夺目璀璨。
几个人也被吸引过去。
“瞧一瞧,看一看喽。有没有那位小郎君能猜下我的谜语,将今年的花王带回家啊。”
“哦,这倒是有趣。”一位年轻公子立于一旁,身后有不少年纪相仿的人。
周嘉时看向此人,又和宋明诚对视一眼。
竟然是之江府的解元,江天城。
他们二人跟随兰山居士去白鹿洞书院的时候,有过一面之缘,自然留下了深刻印象。
周嘉时忍不住想起之前那个莫名其妙的黄举人。
江解元身后还有一女子,戴着斗笠,身形婀娜,一看就是个角色。
“怎么了?哥哥,你们认识他们不成?”宋思意低声凑到周嘉时身边。
周嘉时微微低头,倾听着宋思意的话。看到宋思意眼里的疑惑,他解答道,“不熟,但认识。”
这倒是很令人意外。
不过,也不妨碍她看热闹就是了。
“我这花王,必然是最难的谜语,小公子,可不要大意,回头答不上来,就万分丢人了喽。”那小贩哈哈大笑,不断将人引过来。
边上的人越聚越多,可见花王的吸引力。
“哦,我倒是想知道,是什么样的谜语,我回答不上来。”江天城此人非常自信。
他身边的女子,身形一动。纤纤玉指扶上了江天城的手背,不知道是不是说了一句话,江天城回身看她,眼里透着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