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兰也不搭话,就这么认真听着。
李芳发泄完心里的火气, 才想起公公交待的正事, “对了,雨禾,你现在是在镇上码头收海货吗?”
姜雨禾点了点头。
李芳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我公公有些事想和你谈谈……不知道你现在有没有空。”
村长?姜雨禾想了想,说道:“现在可以。”
李芳顿时满脸欣喜, “那不如来我家吃午饭吧!也快中午了……你们先坐坐,我去把我公公找回来……阿雯, 快出来招呼客人……”
姜雨禾静静地坐在厅堂里,打量着四周的环境,作为村长的家,也就是青砖瓦房比别的村民看起来好一些而已,里面的摆设还是很寻常,甚至还有些老旧。
她刚刚就发现了,庆宝村并不富裕,既没有像别的村那样拥有良田,能种植椰子、橡胶、菠萝、胡椒等热带作物,又没有组建渔船队,通过捕捞海货致富。
这里的男人很多都外出打工,妇女孩子则接些椰雕、编织等手工活,赶海卖些海货补贴家用。
像姜大忠这样能娶城里的女人,并成为国营厂正式工,已经是撞了大运了。
姜雨禾大概能猜出村长找她的意思了。
果然,只听见这个六十多岁的老头期期艾艾道:“丫头,我听说你在夜市摆摊卖吃食,每天都会去码头收海货。其实我们村里早上也有很多人去赶海的,虽然比不上别人在深海捕捞的,但寻常的海鲜,像章鱼鱿鱼,也是很不错的……这个……”
村长满脸赫然,接下来的话不太好意思说出口,毕竟他都是六十多岁的老头了,还是第一次求小丫头办事。
姜雨禾则直接问:“您想让我收赶海的货?”
“是的是的!”村长连忙道,“你放心,我们货不多,基本都是十来斤,质量和种类都没问题的!毕竟我们村在海的南边,退潮后都会留下不少资源。以往我们都是拿到镇上码头卖,上次就是在码头看到你在收货……不过,散卖比不上那些渔船队,很容易被压价,有时候还卖不完。所以……”
他的话还没说完,姜雨禾便说道:“可以,我按市价收。”
村长大喜过望,“你说真的?!你愿意全部都收吗?”
姜雨禾点了点头,不过十来斤,她收了也没多大影响,不如做个顺手人情了,也当是为村里出一份力。
况且,和村民打好关系也很有必要,对她后续计划或许会有帮助,例如,她要把姜大忠的房子抢回来,还有日后村里会开发的景区……
不过,有些事情还是要说清楚,免得被当成冤大头。
“海货你们要保证质量,滥竽充数的我不收。”
“这个你放心!我亲自把关!”村长连忙保证。
姜雨禾点了点头,“你们派个代表,明天开始中午12点前送到我家吧。”
“好!好!我代表村民谢谢你了!你真是个好孩子啊!”村长一脸感激。
李芳看见事情都谈完了,连忙招呼几人吃午饭。
姜雨禾盛情难却,留了下来。
饭菜的味道很一般,但胜在新鲜、干净,算是地道的农家菜。
离开村长家后,刚才一直没有插话的江海兰欲言又止地道:“雨禾,帮村民收海货对你的生意会不会有影响?”
女儿连堂姐下定都不想来观礼,只不过担心村里人说闲话才来的,她担心女儿又为此勉强,耽误了生意。
姜雨禾看出她的担忧,庆幸江海兰不是个虚荣的人,没有为了自己的面子好看,而要求女儿帮助村民。
她宽慰道:“没事,我有分寸,你不用担心。”
江海兰点了点头,她知道女儿素来有主意,便没有再说话。
三轮车慢悠悠地走着,出了村口,腥咸的海风如热浪般扑面而来,不远处传来海浪翻腾的声音和海鸥的鸣叫声。
姜雨禾深吸一口气,心里涌起一股热意。
大海,她的梦中情地。
在海边开一家饭馆,面朝大海,四时三餐,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
上辈子她没能实现,这辈子她一定要做到!
姜雨禾的目光投向不远处的地块。
庆宝村虽然没有热带作物资源,但却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它有着长长的海岸线和风景宜人的环境。
1992年进入市场经济后,这里将会成为旅游开发区,商铺、酒店……将拔地而起。
届时,她要在这里拥有一席之地!
五年,只有五年能让她积累资金进场!
-
姜雨禾豪情澎湃地回了家,正准备收拾东西去夜市摆摊,却突然想起今天为了回村观礼,什么都没准备。
现在不过是下午四点,她想了想,反正今晚不打算摆摊了,干脆去夜市逛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