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这人手问题就越发突出了。
-
转眼差不多到端午节,江海兰想包一些粽子用来送人。
她正打算去市场采购咸鸭蛋,姜雨禾便想起了那个卖烧饼的老伯。
她记得他家里是养了海鸭的,还有上次他摔断了腿,不知道养好了没?
想到这里,姜雨禾便说她来采购咸鸭蛋。
老伯一家对于姜雨禾的到来十分吃惊。
老伯想到她上次过来探病,还带了十分贵重的礼物,心里十分感激,连忙招呼儿媳妇把家里最好的吃食拿出来。
“闺女,你怎么又带礼物过来了?你实在太客气了!”
“一点心意而已,老伯,您的腿没大碍了吧?”
“没什么事咯!天天躺在床上养了几个月,我觉得自己骨头都懒了!”老伯拍了拍受伤的腿,说道。
“没事就好,快到端午了,我今天来是想买一些咸鸭蛋用来包粽子的,不知道你们还有没有养海鸭。”
“咸鸭蛋我家有呢!我现在腿不中用了,也不能再出去摆摊卖烧饼,只好帮儿子儿媳妇养海鸭了,前段时间刚好腌制了一批海鸭蛋,算算时间应该够味了,我这就去拿过来!”老伯说完,便连忙进屋。
他的儿媳妇黄美连忙过去帮忙。
“就是这些啦,有50个,够么闺女?不够等过几天鸭子下了蛋,我们再腌制。”
姜雨禾看见这些海鸭蛋个头都很大,而且几乎没有磕裂等情况,心里满意,于是道:“够了,这些怎么卖?”
“不用钱,不用钱!自家养的不值钱,你拿去就是!”老伯连忙摆手。
“这怎么行?”这些咸鸭蛋一看就是老伯准备在端午节前拿去卖的。
“怎么不行,你对我这个老头子这么照顾,我没什么好报答你的……”
最后,姜雨禾好说歹说,老伯最后才肯收下钱。
姜雨禾给的是市场价,她不敢给多,怕老伯不肯收下。
老伯的儿媳妇帮姜雨禾将咸鸭蛋抬上三轮车,姜雨禾看看她手脚麻利,虽然穿着旧的棉布衣服,但收拾得很干净,心里一动。
还记得去年她探望老伯时,看到这一家人过得不怎么富裕,便打算聘请老伯的儿媳妇去饭馆工作,算是帮他们一把。
但当时老伯正病着,饭馆也不缺人手,她便打算以后再说,而现在饭馆的生意更好了,现有的人手根本忙不过来,急需招人。
老伯的儿媳妇看起来就勤快的。
于是,姜雨禾问道:“阿姨,不知道您怎么称呼。”
黄美想不到姜雨禾会和自己说话,怔了怔,有些拘谨道:“我……我叫黄美。”
“黄阿姨。”
“呃……”黄美不善言辞,有些不知所措地应了一声。
“黄阿姨,现在老伯在家帮忙养海鸭,人手多了起来,你们打算多养些海鸭吗?”姜雨禾试探道。
“不会,再多海鸭就管不过来了,而且村子里养海鸭的人多,赚不了多少。”说起这个,黄美也有些愁,公公腿脚不方便,不能去摆摊了,她想代替公公出去卖烧饼,但是她性格内向,害怕接触人群,不敢上街吆喝。
“你有没有兴趣来我的饭馆工作么?平时就负责洗碗筷,搞卫生之类的。”
黄美震惊地看着姜雨禾,结结巴巴道:“你……你说得是……真的?”
“嗯,如果你愿意的话,端午节后来饭店找我吧,不过话说在前头,正式签合同前有一个月试用期。”
目送姜雨禾离开后,黄美恍如梦中地回到了家中,将姜雨禾的话对公婆说了一遍。
老伯惊得坐不住了,“她真的愿意聘请你去饭馆工作?”
黄美点了点头,还是不太敢相信。她一个没文化的中年妇女,谁愿意聘请她工作呢?饭馆的服务员都是招年轻小姑娘,而在后厨洗刷的,大多数都喜欢招50岁以上的大婶,因为工钱便宜啊,恰好是她这个35岁左右的年龄最尴尬了。
“咱家这是遇到贵人了啊!”老伯感叹,从去年冬天卖烧饼以后,自己就受那闺女照顾良多,百味餐厅的生意那么好,何愁招不到好的工人?她这是连他家也拉了一把啊!
“这么善良的闺女哪里找哟,儿媳妇,你以后一定要好好工作报答她啊!”
“我会的!”黄美郑重地点头,心里十分感激。
-
咸鸭蛋买回来后,李婶来姜家一起包粽子。
“雨禾,你买回来的咸鸭蛋不错啊,不光个头大,每只都流油,你瞧,这咸蛋黄像流沙一样,用来包粽子真是浪费了。”江海兰磕开一只只咸鸭蛋,将蛋白、蛋黄分离。
“可不,而且味道腌制得刚刚好,不咸不淡,雨禾果然是做餐饮的,这食材采购也精通得很!”李婶连声夸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