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怎么了?”
“他死了。”婆婆抿了一下嘴唇:“王海娘告诉我们,那天本是王海去镇子上如家药坊给她取药的日子。可出去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两天后,有人在镇子上废弃的那间祠堂里找到了王海。这可怜的孩子,半蜷缩着躺在一个角落里,身上早就凉透了。可万万没想到,这更可怕的事情还在后头。”
“更可怕的事情?”
“是!”婆婆点头:“当时,王海是背对着祠堂的门蜷缩着躺在那里的,可当镇长将王海的身子给翻过来的时候,我们都给吓坏了。这王海胸前有一个拳头大的血窟窿。血,已经干涸了,只留下一个黑乎乎的洞,洞里似缺少了什么东西。”
“缺少了什么?”
“镇长让人去官府报了案。很快,府衙里的人就来了。仵作当场给王海验看,发现王海的肝没了。”
“肝没了?”
刑如意的目光不知怎么就落到了那盘溜肝尖上。
“仵作是那么说的,咱们觉得王海可怜,死的又那么蹊跷,也都没敢上去查看。听帮着王海家办理后事的人说,王海身上的确少了东西,临下葬的时候,王海娘还特意托人买了猪肝塞到了王海的血窟窿里,将那窟窿给仔细缝合了才让他入土。”
“将猪肝塞到自个儿儿子的身体里?”
“嗯。”婆婆点了头:“说是要让王海完整的来,完整的去,要不下辈子托生为人时,这里也会少一样东西,活得缺肝少肺的。”
“凶手呢,可有查出来?不是说,王海失踪前是去给他娘买药吗?”
“是。王海娘的药一直都是在如家药坊拿的。这如家药坊是咱们镇子上最大的药坊,老板姓赵,单名一个如字,是咱们镇子上有名的大善人。自打王海娘的眼睛哭瞎之后,王家的日子就过的艰难,王海出生之后,就更难了。赵老板心善,隔三差五的总要给王海家送些吃的用的。他给王海娘看病,从来不收任何的诊金,就连药钱也只是象征性的收那么一点点。这件事,镇子上的人也都知道。”
“那官府可有去问过这如家药坊的赵老板?”
“自然是要传唤的,可如家药坊的人都说没有见过王海。”
“没有见过?”
“是。王海出事那天,镇子上正在下雨,而且雨势很急。那个天气,若是没有要紧的事情,大家伙儿都是不愿意出门的。如家药坊那天也没什么病人看诊,前去取药的也只有那么几个。药坊里的伙计说的清清楚楚,从药坊开门直到打烊都没有见过王海。官府也去旁边的铺子查问过,那几位也都声称没有看见王海出现在药坊的门口。
官府查了几日,见没什么线索,也就渐渐不再理会王海家的事情了。因为这个,王海娘受不住打击,也去了。”
“第二个出事的是谁?”
“是阿广的爹。”婆婆指着靠近院门口的一个年轻人:“阿广爹与王海一样,被发现时,胸口也有一个血窟窿。”
第167章 溜肝尖(6)
“你,喜欢吃肝吗?”
“我……不喜欢。”
“为什么?”
“为什么?我也不知道。大概是因为肝的味道和口感都不太好。”
“肝是什么味道?”
“我形容不出来,有点腥腥的,而且口感很怪,尤其当那股味道在口腔里蔓延开的时候,我会有一种情不自禁想要呕吐的感觉。总之,难以下咽。”
“你,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大概……是天生的。”
“人,生来是不会辨别味道的。”婆婆阴沉的目光落到了熟睡的女婴身上:“夫人难道没有想过,你不喜欢肝的味道,是因为小的时候吃了太多的肝吗?”
刑如意一怔,然后点了点头:“也许你说的对,但我不记得了。”
“那夫人还记得什么?例如小时候吃的某种食物,而现在不想吃的。”
“血,猪血。”刑如意皱眉:“很模糊的记忆,我也不知道是否准确。”
在刑如意的脑海中渐渐出现一座房子的轮廓,那是记忆中小时候的家。院子里种着一棵很大的梧桐树,夏天来临的时候,它密密的枝干会形成一个天然的遮阳棚。蝉鸣此起彼伏,伴随着暑期的燥热。
厨房,也是小小的,墙面是用青砖和土坯以及泥巴混合而成的。下雨的时候,雨水会顺着一层层的青色瓦片流淌下来,落到门前的石板上,飞溅出一朵朵的水花。父母很忙,忙着地里的农田,忙着家里的营生,还要忙着赚钱。
记不清是什么原因,有段时间,父亲总是端回一盆盆新鲜的猪血。血,是那种暗红色的,黏糊糊的,凑近了能够闻到一股特别的味道。每当父亲端回新鲜的猪血,母亲就会放下手头的活计,系上用碎布拼接而成的围裙,钻到厨房里将猪血熬成血块,等它冷却凝固后再端出来给她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