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后来的事情,我刚刚已经说了。”
“除了你,这永安城里可还有阴时阴月出生的人?”
“这我哪知道。”刘老二翻了一个白眼:“你若是问我,这城里有几座赌坊,门都朝哪儿,哪个赌坊的老板最坏,我一说一个准儿。可我不是算命先生,我怎么知道这城里到底有几个阴时阴月出生的人。”
“我知道!”
刘老二话音刚落,一缕黑烟炸开,那个矮个儿鬼差便出现在了刑如意的跟前。刘老二瞄了一眼鬼差,麻溜儿的逃走了。
“查到了?”
“回大人的话,查到了。这永安城内一共有三人,这三人均是阴时阴月出生的。”
“其中一个就是那孩子对吗?”
“是!”
“那还有一个呢?”
“这第三个,是外来的。大人应该也听过,就是王家那个已经死了的姨娘。哦,还有她肚子里的孩子,原本也应该是在阴时阴月出生的。但因为尚未足月就已夭折,所以,我这本子上就没有记录。”
“看来王家那个姨娘的死,也是有蹊跷的。”
“的确有蹊跷。”鬼差摸了摸下巴:“王家的那位姨娘与那个孩子的情形是一样的,阳寿未尽,却死于非命,且死后都没有留在阳世,也不曾到地府报道。”
“那你可知有什么灯油是需要用这些阴时阴月出生的人炼制的?”
“灯油?”鬼差变了脸色:“不瞒大人,这种事儿,小的还真听过。那时,小的还没有做鬼差,只是地府中一个寻常的小鬼。因为生前做了一桩好事儿,所以在地府的日子还算逍遥。闲来无事,就去找人聊天,其中有一个是道士。哦,活着的时候是个道士,虽说道行不好,可也算是有功德的人。按说,他早就轮回转世,投生到一户好人家去。可他偏不,说自个儿有心结,得想清楚了才能走。”
“怎样的心结?”
“他有个师弟,比他聪明,也比他有慧根。年纪轻轻,就学了一身本事,可偏偏没有用到正路上。这个道士无意中发现自己的师弟暗中屠杀一些阴时阴月出生的孩童,然后用那些孩童去做魂灯之油。”
“这魂灯又是什么?”
“小的当时也是这么问的。道士告诉我,这是一种很邪门的道术,具体是从哪儿传下来的,他也不知道。只知道,这魂灯是施展还魂之术用的。简单来说,就是可以让已经死去的人活过来。”
“死而复生?”
“没错,就是死而复生。”鬼差点头:“可这魂灯极其费油,且在施展还魂之术时需要燃上七天七夜才能成功,所以……”
“他需要找很多阴时阴月出生的人,然后将这些人全部炼化成灯油。”刑如意眯眼,接过了鬼差的话:“除了那三个之外,永安城是不是还有一个阴时阴月出生的外来人?”
“有!不过不是一个,而是两个!”鬼差伸出两根指头:“其中一个,就死在今日!”
第75章 红花饮(16)
魂灯,别名引魂灯。
相传,在三国时期,诸葛亮病在五丈原,为保汉室江山,向天续命,在大帐内布下引魂灯一盏,续命灯七盏,并且找来巴蜀当地最有名的巫师为其分别把守共计四十九盏的守魂灯。不曾想,这人算不及天算,这续命之法竟被人破了。
诸葛亮死后,那些巫师也四散而去,其中有人将这用引魂灯续命的法子给写了下来,并且教给后人。只是光阴匆匆,这用引魂灯续命的法子渐渐演变出了别的路数,这大概也是诸葛亮当年所没有预料到的结果。
刑如意盯着鬼差的那两根指头,问:“其中一个,可是盛家的丽华?”
“正是。”
“那另外一个又是谁?难不成是段娘?”
鬼差摇了摇头,将目光落在了刑如意的身上。
“你的意思是……我?”
“正是大人您。”
“我倒是没有仔细推算过自己的命格,想不到,我也是阴时阴月出生的人。”
“此人既会引魂锁魂之法,说明其还是有些道行的。小的请大人您务必小心防备。”
“这个人你见过吗?”
“小的只知道他在王家。”鬼差瞄了一眼刑如意:“余下的事情,请大人恕小的不能多说。”
刑如意挥挥手,鬼差又化作一缕黑烟消失了。
店小二依在客栈门前的柱子上,眼瞧着天色越来越暗,他的神情也是越来越急切。时不时,就要抬头朝着大街左右两侧各望一眼。当瞧见那抹熟悉的影子时,他竟然抬手揉了揉自个儿的眼睛,待确定那回来的就是刑如意时,忙迎了上去。
“夫人您可回来了。”
“有事?”
“是!掌柜的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