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忙道:“皇上,咱们的亲家胡荣,现在还只是个百户,是不是应该升升啊?”
朱棣笑盈盈的:“该,是该,就升胡荣为光禄寺卿吧,从三品,也配当我重孙的外祖了。”
这一下子,就连升了三级,太子妃自然是满意的。
待朱棣离开后,朱胖胖就忍不住开始数落了:“你真是太大胆了,官员升迁之事你也敢插手,不知道咱们家最忌讳女子干政吗?”
“怎么不敢?”太子妃让人把孙子抱下去,然后颇为不服气道。
“我看你就是个胆小鬼,胡家是咱们的亲家,如果一直是六品官,你儿子脸上,你脸上,孙子脸上能好看吗?”
“老爷子既然忘记了,那咱们就得提醒,不然吃亏的是咱们,丢脸的也还是咱们,多不划算呐。”
太子愿意缩在壳里当乌龟,她可是不愿意的。
朱胖胖表示很无语,他点了点妻子道:“你就盘算吧,行了行了,咱们回去吧,回去想想这孩子叫什么吧。”
可还没等他们想明白呢,老爷子的圣旨就下来了:他给这孩子取名为朱祁锦,不劳两口子操心了。
为此,朱高炽还颇为怨念,他不能给自己的儿子取名就算了,没想到孙子的名字也轮不上他。
景舒安安稳稳地睡了一觉,等再次醒来的时候已经是黄昏,床前放着婴儿车,小家伙正在里面呼呼大睡,而朱瞻基,也在她身旁补觉。
她慢慢侧过身子,从被子把手伸向自家儿子,轻轻摸着他身上的襁褓,心中突然就响起了一个声音。
“一定要改变命运,一定要让这个孩子当皇帝。”
第36章 吴氏的感恩
只有这孩子当了皇帝,她的命运才能够改写,也许不仅仅是她的命运,也许还有大明的命运,还有那些忠臣的命运。
更甚者,还有满清入关死的那数千万汉人的命运。
也许,他们都不用死了,他们可以和自己的家人,好好地活下去。
废后?
她呸!
只有皇后胡善祥,还有太后胡善祥。
至于孙氏,她迟早会想法子弄死她,以绝后患。
太孙妃生了个小殿下,皇帝抱上了重孙的消息很快传了出去。
一时之间,大家心思各异。
吴氏自然是欢喜的,因为她孩子保住了,两位选侍也高兴,因为她们再也不用喝避子汤了。
可以说,整个东宫,除了孙氏还有郭庶妃以外,旁人都是欢喜的。
安乐洲,汉王府。
朱高煦坐在庭院里,望着天边缺了一半的月亮,笑着和自己的王妃说话。
“你说,我是该为老爷子高兴,还是不该为他高兴?”
韦氏没有说话,她知道自家王爷和皇上的感情有些复杂,她不好开口乱说的。
朱高煦也没指望她回答,只边喝酒边自言自语地道。
“老头子这个年纪了,他想要个重孙子,瞧瞧大明三代以后的皇帝,如今他是如愿了,按理说,作为儿子,作为弟弟,作为叔叔,我该为他们高兴。
可想起那些常年征战的日子,那些刀林剑雨,都是我跟在老爷子身边,老大他做过什么?
凭什么?
凭什么因为他是老大,老爷子就要把皇位给他,凭什么用完我,就要把我赶到这么远的地方来?”
朱高煦越说越激动,要不是强忍着,他眼泪就要流出来了。
爹娘有三个儿子,他从小就夹在中间,有什么好的香的,永远都是先给老大和老三,他就只能接受委屈,还不能反抗。
就算是反抗了,也没有结果,爹最多只会惆怅愧疚地对他道:“老二啊,你什么都好,可惜你是老二,不是老大啊。”
他无数次都控制不住地想,他若是像李世民那般,把老大杀了,那他不就是老大了吗?
“王爷~”韦氏心疼地看着丈夫,安慰道:“这是老祖宗(朱元璋)定下的规矩,皇上也是没有办法,他心里是偏向你的,可祖制大于天……”
朱高煦不置可否,爹也不是嫡长子,不一样可以当皇帝?
他差哪儿了?
“以后就先装乖吧,给我那侄孙子的满月礼,你要好好准备,只要能讨老爷子高兴,多花几个银子也没关系。”
韦氏点点头,柔顺地表示自己知道了。
小家伙满月的时候,已经长的很可爱了,随了爹娘的双眼皮,就跟黑珍珠似的又黑又亮。
朱高炽抱着孙子,一个劲地儿夸:“这孩子天庭饱满,耳珠厚圆,是有福之相啊。”
太子妃也道:“我孙子,自然是有福气的,不过这孩子就眼睛和鼻子像他爹,旁的地方都像他娘呢。”
闻言,朱瞻基也凑了过去,乐呵呵地道:“是,是像,像他娘好,他娘长的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