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便愤然与亲朋一同将顾英绑缚,头顶《大诰》送到南京来定罪,沿途官员,无一人敢拦。
可这东西,也只是他用,他并不允许后代子孙使用,所以他肯定是知道里面的东西太过残忍。
到了朱瞻基这里,大明的天下已经很平稳了,所以这玩意儿早没有人用了。
他们人口众多,若是闹起来,怕是会惹得天下乡绅都随而同之。
老三急得团团转,头发都急得掉了一地,可怎么也想不出一个好法子。
“五弟,这事该怎么办啊?”
“大哥当时叫咱们来,我就觉着不妥,你看我们俩,像是能把这事办好的样子吧?”
“如今好了,事情办砸了吧?”
“你听听外头的人在说些什么,奸王,奸王,你说等事情闹大了,大哥想平息他们怨气,不会拿我俩开刀吧?”
还没等自家弟弟说话,他又开始自言自语。
“不会,肯定不会,大哥绝对不是这种人,他最多再扣我一半的岁俸……”
若是和废为庶人相比,再扣一半,他也不是不能接受。
朱瞻墡:“……”
焦毅:“……”
不想搭理这个哥哥,朱瞻墡只抬头看向焦毅,轻声道:“指挥使,非常时候,咱们恐怕就要用非常手段了。”
门外闹事的人若是不杀,怎么威震天下?
焦毅是聪明人,自然是明白的,他拱手道。
“陛下说过,王爷想怎么做,便去做就是,就算天塌了,还有他这个当哥哥的顶着。”
不就是杀些个乡绅吗?
这个蓝玉案、胡惟庸案的那几万人比起来算什么?
很多吗?
不多,一点儿也不多。
有了这句话,朱瞻墡这才放心,直接道:“立刻快马,让杭州知府,带二千府兵速来钱塘。”
焦毅拱手称是,便立马让人去办,然后接着道。
“王爷,是不是盯着这些人,免得他们跑出去?”
现在隔壁几个县,都受了影响,都在闹事呢,到时候人越来越多怎么办?
“不必。”朱瞻墡冷哼道:“让他们看,让他们好好看着,这天下,到底是我朱家的还是他们的。”
这些人家产丰厚,兼并土地,却一毛钱的税也不肯交。
天下四分之一的田,都在他们手里,却要天下百姓,承担他们的税。
大哥说的对,若是不改的话,将来的就会越来越严重,百姓手中便会一分田也没有,到时候大明危矣。
朱瞻墡目光坚定,不管得罪这些人的下场是什么,他都得帮大哥把这事给办好。
老三见他这样,知道此事不简单,也没说话。
他知道自己帮不上什么忙,只能让弟弟去辛苦,这么多年,倒是头一次生出了些许不好意思。
自己这个哥哥、弟弟、儿子,好像当的,都不怎么样啊。
与此同时,乾清宫内,小朱想给天下百姓说些什么,但又怕他们听不懂,便迟迟不知如何落笔。
景舒笑道:“这有什么难的,用大白话呗。”
还不算笨嘛,知道老百姓会听不懂。
朱瞻基有些为难:“可若是写白话,老百姓会不会觉得,我文采不行啊?”
好歹是个皇帝,他也是要面子的好不好?
“不会,老百姓只懂谁让他们吃饱饭,他们就喜欢谁,不懂什么是文采,更不会看重这些虚头巴脑的。”
想想看,你们的老板贴个大白话,说来年要给你们加工资,你高不高兴?
谁会去纠结,老板是用大白话写的,还是用文言文写的?
小朱想想,觉得也是这个道理,便立刻提笔疾书了起来。
景舒在旁边看着,越看越觉得小朱情商很高。
朱祁镇别的没有遗传他,倒是这情商,收拢人心的本事,倒是百分之百遗传到了他。
十日后。
大明各地都是官差读报,和百姓们议论纷纷的声音。
“朝廷从即日起,开始实行新法,官员和乡绅不再享有免税的权力。
凡有反抗者,家中资产全部罚没,再分给贫困百姓,朕自登基以来,无一刻不关注着大伙。
朕知大家的日子不好过,朕心甚痛,无一刻敢松懈,朕只愿能让天下百姓,吃饱饭,穿暖衣,饿不着,冷不着。
都能成家立业,儿孙绕膝,快乐健康地活着,如此,朕便是死了,也觉得不枉大伙叫朕一声陛下。”
第285章 人民群众的力量
朝廷最近的新法,本来就闹得沸沸扬扬,各地的百姓,因为大明日报都略有耳闻。
而且江南那边还杀了那么多人,百姓痛快的时候,不免又有些担忧。
皇帝如此嗜杀,也不知道会不会对他们动手?
可如今听了这么一道圣旨,不禁都红了眼眶,从前朝廷罚没的,大多都是进了皇家和官员们的腰包,没他们老百姓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