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个被太宗打的四处逃窜的,有什么脸面说这种话?”
再说了,他们现在日子好的很,做什么要和阿鲁台搅和在一起?
这么想着,韦氏便准备把信烧了,却被朱高煦抬手阻止了。
“等等,给阿鲁台回信,就说王爷也是要名声的,炮不能借给他,但是我可以在物资上帮助他。”
韦氏一惊,连忙想劝,朱高煦却并不让他再说话。
朱高煦脸色深沉,爹啊,你最遗憾的就是没捉到阿鲁台,没关系,你走了,儿子帮你实现。
现在大侄子他们最难的,就是找不到阿鲁台所在之处,敌暗我明,只要知道他的藏身之处,那就简单了。
阿鲁台虽然人在草原,但对于大明皇室那点恩怨还是知道的,所以他丝毫不意外朱高煦会倒戈。
可是,这不是他的目的,他的目的不是为了攻打明朝,他有自知之明,他的目的是搅混明朝。
“当年朱棣为什么造反,不就是因为不造反会被侄子给弄死么?
我若是把朱高煦的信,送到大明皇帝的手上,让大明皇帝对西域用兵,以我对汉王的了解,他肯定会反抗。
到时候大明开始内斗,自然没空搭理草原了。”
到那个时候,他才能安心收拾草原上的势力,免得被明廷截胡,最后落得一个凄凉的下场。
阿鲁台算得很是阴险,殊不知朱瞻基早已洞悉。
“此人也算是上好的搅屎棍了,可惜我和二叔的情谊坚定,可不是朱允炆那厮可以比的。”
内讧?
不存在的,二叔只能是自己的征北大将军呢。
景舒:呵呵,众所周知,明朝的叔侄关系可是最‘坚定’的呢。
第271章 筑京观
宣德十年,二月二十,汉王给阿鲁台的人送了二十车粮食,并在车轱辘上动了手脚,保证探子能找到痕迹。
并且于二十日之后,找到了阿鲁台的藏身之处。
朱高煦不敢耽搁,抓紧时间便给朱勇去了信,并准备亲自带队前往,希望同朱勇来个左右夹击。
他的想法是好,却被监军和苏震云他们给拦住了。
“王爷,请三思,没有皇上的旨意,您不能离开西域。”
朱高煦这才想起来,自己如今虽然手里还有兵权,却也不能随意离开,可现在给大侄子去信肯定来不及。
也罢,相信朱勇他们这回定然可以捉住阿鲁台,若是再让他跑了,那可别怪他到时候说话难听。
阿鲁台也是个聪明人,粮食刚到的第二日便发现了异常,意识到中计的他,连忙让人丢了东西跑。
谁知刚跑了百多里,身后便现烟尘滚滚。
他知道,这是明军追了过来,于是他在手下的掩护下连忙向东逃跑。
“哪里跑?”
铭儿此时浑身热血,直奔他而去,陈乐容怕他出事,连忙跟了上去,朱祁钰见状也追了上去。
樊忠们怕徒弟们出事,也拎着大锤追了上去。
阿鲁台跑的飞快,他们穷追不舍,渐渐的竟然越来越近,阿鲁台见只有三男一女追自己。
当即也不准备跑了,勒马回身就带着四位亲军杀了回来。
只见他先冲着陈乐容袭去,嘴里还叫嚣道:“怎么?大明是没人了,居然派了个婆娘来。”
弯刀向陈乐容砍去,可她却不慌不忙,直接从腰间掏了把燧发枪出来,朝着阿鲁台的就是一枪。
阿鲁台本能想躲,无奈这玩意儿速度太快了,还是击中他的大腿。
他心中一惊,早听说大明又研究出了厉害的火器,本以为就比鸟铳厉害些罢了,没想到要厉害这么许多。
阿鲁台虽然吃痛,但也知道,若是被这几人捉住可就完了。
于是立刻忍痛夹紧马肚子就跑,亲兵也忙上来和他们打作一团,掩护自家首领逃跑。
朱祁钰和樊忠的大锤可不是吃素的,一锤一个,铭儿和陈乐容的枪法精妙,两下便把亲兵解决完,又立刻朝阿鲁台追去。
阿鲁台此刻的心是慌乱的,暗暗祈祷上苍保佑,只要自己逃过身后四人,便能回去和部族汇合。
那么,一切就还能重新来过。
可这个想法显然是不太现实的,随着一声枪响,胯下的马儿应声倒底,他知道自己算是完了。
陈乐容下马,用脚踏着他胸口,并用铁疙瘩指着他的脑袋,嘲讽道:“连我一个婆娘都打不过,你也不过如此。”
她最讨厌谁拿她是女子来说话,很烦很烦很烦!
阿鲁台不愧是永乐最惦记的人,都到这个时候了,他还有心思嘴犟。
“打赢我的并不是你,而是你手中这个铁疙瘩,不过是胜于外力相助,有什么好得意的?”
在他看来,汉人体格并不强壮,却占着那么多好东西,这也太不公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