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舒看到他的第一眼时,心口莫名地痛了痛,随着竟然有些想哭,她几乎是脱口而出:“表哥?”
是的,来人正是周泽林,他是原主母亲大哥的小儿子,自幼习黄岐之术,厌烦弯弯绕绕。
这样的人,为什么要考进太医院?
再一看此人生的相貌堂堂,看她的眼神又意味深长,她想起原主的那本诗集,还有刚刚那种心痛的感觉,脑子里就浮现出了八十集的狗血剧。
该不会,她是因为原主?
老天爷啊,到底要不要这么狗血?
胡善围笑道:“表弟本来是没那个资历给你把脉的,可他却说他有法子治孕吐,太子妃就让我把人带来了。”
“我想着,你们从小在一块儿玩儿,也许久没见了,趁着这个机会说说话也好啊。”
景舒看着姐姐那自然的表情,心中舒缓了一口气,看来是原主不一定和周泽林有情的。
就算是有,家人也肯定不知道。
她深吸了口气,笑着伸出了手:“那就麻烦表哥了。”
周泽林背对着胡善围,按着规矩坐在小凳上给她把脉,只是少年那双忧郁的眼睛却盯着她的脸不肯移开,让她很是有些不知所措。
良久,周泽林把完脉,轻声道:“是正常的,臣会开个药膳方子,纵然不能立刻见效,也能让太孙妃多用几口。”
胡善围高兴地点点头,就让人带着周泽林去写方子了,然后她才和自家妹妹说着贴心话。
“你不知道,皇爷知道你有身孕了多开心呢,那笑声传老远,而且已经开始翻书琢磨给孩子取那个字儿了。”
老朱家的孩子,中间那个字是朱元璋早就定好的,是不能改的,可后边那个字还是需要长辈操心的,但是轮不着她一个妇道人家想。
景舒抿唇一笑,眼睛却看到周泽林那略显落寞的背影,她心中一跳,忍不住轻声问道。
“姐姐,表哥从前不管舅舅怎么说,都不肯考太医院,如今怎么改主意,又肯了?”
“不知道诶。”胡善围摇摇头,并没有往心里去:“少年男儿嘛,不定性,昨儿想的,也许今儿就不作数了。”
景舒:“……”
最好是这样!
周泽林刚写完方子,太子妃也正好忙完了手里的事情,便想着过来瞧瞧这小亲戚的医术怎么样。
因为觉得是自家人,她也没摆架子,直接让人赐了坐,得知只能改善,不能保证不吐之后,太子妃还满意地点了点头。
“不错,妇人孕吐不是病,想不吐是不可能的,你这孩子,虽然年轻,却口气不大,这点非常好。”
大部分少年不定性,总喜欢吹牛,年纪大的太医,又太过保守怕掉脑袋,说话总是说一半留一半。
周泽林拱手道:“谢太子妃夸赞,臣万万不敢当。”
“有什么不敢当的。”太子妃看着眼前的谦虚孩子,心里也是喜欢,她道:“听闻你刚考进太医院,还没师父带你呢?”
“章太医是个好的,如今又照顾着善祥的胎,你便跟着章太医吧,善祥也能时常瞧见自家亲戚了。”
太子妃是好意,深宫里面的女人不好见外人,胡善围也不能天天出宫,可太医就不一样了,若是家里出了什么事,儿媳妇也能第一时间知道。
景舒刚想拒绝,周泽林就已经谢恩,还表示自己早已仰慕章太医已久,让她很是汗颜。
原主啊,你最好是没有给人家定情信物什么的,否则我可就被你害惨了……
第23章 素瞌睡也没得睡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周泽林开的解腻膳还是不错的。
就算是很腥鱼肉,只要按他的法子做出来,也能变得清酸薄甜。
她吃着高兴,不禁胃口大开,一连干了三碗饭。
宫里的碗嘛,你们懂得,跟婴儿拳头一样大小,人家太子爷从来不用那碗,都是用大海碗的。
可她们女眷不行,为了保持身材、保持体面,都是意思意思吃一碗就算了,可景舒就不同了。
她吃不开心会睡不着觉的,有好吃的就必须得吃尽兴,不然她就会一直念叨着。
朱瞻基得知她总算是吃得下东西了,也是展颜一笑。
“看来周泽林还是有点儿本事的,娘提拔他,也没提拔错儿。”
他对这个周泽林有印象,上辈子孙氏怀朱祁镇的时候,章太医就推荐他去照顾孙嫔的胎。
谁知道,他还没考虑好应不应。
这个周泽林就已经求了太后的旨,回到民间开堂坐诊了,摆明不屑于照顾孙氏。
他当时倒没有生气,因为他想着这是胡善祥的亲戚。
谁知道,他会不会对孙氏肚子里的孩子做什么?
如今想来,却觉得此人还是很有几分骨气的,宁愿放弃太医之位,也不肯照顾亲戚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