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用她自己的嫁妆钱,因为胡家没有银子。
她自然是不肯的,娘家也护着她,婆婆最终还是没有强迫。
而这时候,闺中的姐妹,大多都为夫家生下了儿子,还笑说她嫁到读书人家又有什么用?
家里什么都要娘家贴补,还要被婆婆欺负,有什么好的?
相好的姐妹,说婆婆对她不好,可能是因为生了个闺女的原因,并出注意让她给大闺女取名为招娣。
周氏确实失望大闺女不是男孩,但对这个名字却是不屑一顾的。
“好好的闺女,取什么招娣啊,要取啊,咱就得取个好的才行。”
女儿怎么了?
女孩儿只要培养好了,照样是可以光宗耀祖的,说不定比男儿考取功名还快,到时候就让他们羡慕去吧。
她咬着牙,顶着婆婆施加的压力,让大闺女学知识、礼仪,而闺女也并没有辜负她。
小小年纪,便赢得所有人的称赞,成功入宫当了女官。
小闺女更是如此,要说自己对善祥这个女儿,那可是最为喜爱的,生带祥瑞一看就是前途非凡的。
可惜,她喜欢上了泽林。
犹然记得,当弟妹找到自己,轻轻试探自己将来小闺女将来去处,周氏立马便心生警惕。
“旁的倒是不说,只是胡家现在也算是官宦人家了,高门嫁女,低门娶媳,未来亲家怎么也得比胡家好吧。”
虽然哥嫂兄弟对她有恩,但和娘家的儿女亲家她确实不乐意攀。
好在弟媳也知趣,从那之后便再也没有问过了。
她开始注意自己闺女和侄子的动静,果然……
丈夫倒是觉得挺好:“泽林从小学医,医者仁心,又是个好孩子,知根知底,我觉得善祥配他不错。”
“不错?”周氏的声音有些尖锐:“你在胡说些什么,你是正六品,大闺女现在已经是宫里的尚宫大人了。”
“皇上对她尤其看重,你居然要她嫁给贩卖药材的人家,泽林是好,可是他跟我们善祥不合适。”
“他就算当了太医,也才几品官?我听到消息,皇上如今在为皇太孙殿下选妃,哪怕当个嫔,不也比嫁给一个郎中好?”
女儿要是能嫁给太孙,那自己家还不更上一层楼?
于是,她便给大闺女去了信,告诉她小闺女想进宫为太孙的妃嫔,又给小闺女说皇上要她进宫选太孙妃。
她自己的闺女,她知道,威胁家族的事情她不会干。
只要她演的真实些,表情为难些,闺女自己就会放弃,不必自己出面去做那个恶人。
只要装作不知道的样子,那母女情谊、她和娘家的情谊,自己就都能够全部保全。
可怜她机关算尽,却没想到却丢失了最可贵的东西……
接到周氏去世的消失,景舒不由自主地哭了好一会儿。
她发誓,她并不伤心。
可不知道为什么,她眼泪就跟止不住的水龙头似的,哭的宫里上上下下都知道皇后伤心了。
于是,大家纷纷夸赞皇后殿下纯孝之至。
铭儿也不调皮捣蛋了,有空就跑到坤宁宫陪着她,还把陈乐容也给带上了,让她说些趣事逗自家娘亲开心。
小姑娘也很尽力,把自己从小到大的嗅事都说完了,景舒也很给面子地笑了,然后扭头看向铭儿。
“你大哥走的时候,不是让你背岳阳楼记,背得如何了?”
第178章 锦儿回来了
铭儿点点头,说已经会背了,景舒让人把书拿来,翻来到岳阳楼记的页面,然后道。
“既然会了,那就背给为娘听听。”
这铭儿早有准备,正想找个机会表现一下,于是立马清了清嗓子,摇头晃脑地开始背了起来。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景舒很是惊喜,却没有夸赞自己儿子,而是对陈乐容小姑娘竖起大拇指:“乐容真不错。”
能把一个学渣调教成这个样子,她真的是非常满意了。
铭儿眨眨眼:“娘,是儿子背的,你怎么夸她呢?”
景舒敲了敲儿子的小脑门,嗔道:“什么她她她的,叫乐容姐姐,别没大没小的。”
铭儿瘪瘪嘴,娘偏心,可是他不敢说。
周氏的葬礼办的很是风光,毕竟是皇帝的亲丈母娘。
张太后还派人去吊唁,可谓是给足了胡家的面子。
胡善围到京城的时候,周氏已经死了好多天。
待得知娘是真的没了以后,她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感受。
酸酸的,涩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