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就是古人,不管男女都把精神上的喜欢,和身体上的喜欢分很开。
朱高炽胖成这个样子,也没有磨灭张氏的半点爱意。
反之胖胖就算沉迷女色,辛勤耕耘,生下这么多孩子,可在他心中还是张氏和朱瞻基最重要。
景舒不懂古人对爱情的定义,只觉得这大概就是相濡以沫吧。
朱高炽人虽死,魂魄却看到了自己死后的一切,心中也颇为感慨。
到底是少年就在一块儿的夫妻,论真心,再没谁比妻子对自己更好了。
君父虽有慈爱,但对自己一直有戒心。
当年拖到永乐二年,才因为孙子把自己立为了皇太子。
此后直到永乐十五年,他便一直都过着谨小慎微的日子,时刻揣测君父之心。
唯恐失去太子之位,让儿子活得像懿文太子的后代一般窘迫。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自己的努力下,爹终于看到了老二的狼子野心。
时至今日,他能把这天下安安稳稳送到朱瞻基手里,他也是真的知足了。
要是论遗憾的话,那大概爹这辈子的偏心了。
爹活着的时候,他不敢发表意见,现在死了,他得去给娘告状去。
地下有那么多的皇帝,自己也是皇帝,他现在不怕了。
皇帝驾崩,新帝登基的消息传出去,老二老三等诸王立刻准备进京吊唁。
朱高隧很伤心,原本想着既然亲爹指望不上,那指望亲哥也很是不错,谁知道现在亲哥也指望不上了。
到了亲大侄这里,这关系不就远了吗?
大哥,你怎么走的这么早?
他边哭边收拾东西,决定要先诸位王爷一步。
让大侄子第一个就看到自己,留个好印象,将来多多给自己这个叔叔些封赏。
朱高煦也有些伤心,那怎么说也是自己大哥。
但他还是不死心,还是想再试试,说不准自己就能成为第二个爹呢?
于是,他便示意手下人,可以暗中制作兵器了。
等一年吧,就算他是为大哥守孝了。
宫里头这波殉葬的嫔妃有五人,和历史上一致,她们的家人同样受到了恩封。
朱瞻基灵前即位,暂时只尊了母后张氏为皇太后,太子妃胡善祥为皇后,其余人皆未有封。
估计也是要等朱高炽下葬以后,才会册封吧。
让景舒有些意外的事,明朝太后的尊称居然可以是陛下?
得,历史果真是件精细活,稍微不注意就会遗落些什么。
当然,大家平常还是尊太后为太后娘娘,但是在上书和正经场合的时候,就必须称“太后陛下”了。
朱瞻基初即位,很多事情都在张氏手中握着,可她没有贪权的意思,而是手把手教给儿子。
“娘知道,你爹没了,你难受,可是你要振作起来,你不止是你爹的儿子,你还是大明的皇帝。
这些政务,你必须得尽快上手,儿子啊,你可别忘了,老二还虎视眈眈地盯着咱们呢。”
张氏虽然也伤心,可人死如灯灭,活着的人还要好好活着才是。
提起二叔,朱瞻基的伤心消了些,却也没觉得是个大问题。
如果二叔造反的话,他是准备和上辈子一样,把二叔捉回京城关着,好好伺候着他,伺候他一辈子。
金氏他们搬去了后宫,特别是金氏,她的宫殿是王充仪曾经住的地方,才刚殉葬没多久呢。
她撑着下巴,看着宫人把自己的东西安置好,心中却莫名有些悲凉,自己会不会也是这个下场?
自己都进宫一年多了,皇帝连正眼也没看过自己。
再这样下去,她还怎么像额娘说的,给大明的皇帝生崽崽,稳固地位,好好过日子啊?
不过,她看另外三个也和自己一样,没有沾到皇帝的边,心里又平衡了点,不过她又有些疑惑。
那么多美人,皇帝都不喜欢,他是不是不行啊?
第132章 给祁钰封个什么?
要知道她伯伯,人家每晚都要三个伯娘陪着呢。
这人和人之间,差别怎么就那么大呢?
朱高燧果然是第一个到京的,见到朱瞻基后也没有先行礼,而是先哭着给朱瞻基来了个熊抱。
“老大,你怎么就走了,也不让弟弟来见您最后一面,大侄子又还这么小,将来可得辛苦了……”
他边说边哭,鼻涕眼泪都往朱瞻基身上掉。
虽然他看着很伤心,可在场的人可都觉得有些虚情假意。
杨士奇首先站出来提醒道:“赵王爷,太子殿下已经灵前即位,王爷该向皇上行君臣之礼。”
别光套近乎啊!
朱高燧眼睛一瞪:“杨大人好大的官威,我大哥才刚走,你就敢教训我,大侄子你就不管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