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好孕:皇后娘娘她日日求被废+番外(153)

作者:卿岁岁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听说太祖那会都是鞋底子,那也太不体面了些。

别看景舒只打了这孩子两下,只是稍微红了点而已,却把皇后心疼了个够呛。

这不,当晚张氏就把小孙子接去了长乐宫。

心肝宝贝地搂着哄了哄,又留着他在宫里歇了。

“这善祥也是,铭儿才三岁,三岁的小孩子懂什么?

怎么就能动棍子,有什么不对的,等长大了,慢慢教嘛。”

锦儿是未来的帝王,严厉点儿是应该的。

儿子儿媳怎么教育她不会吭声。

可小孙子以后又不当皇帝,调皮一些又能怎么样呢?

第114章 朱胖胖正礼法

朱胖胖也疼小孙子,却不苟同妻子的话。

“人家教育孩子没错,你别插手。

心疼孙子哄哄就得了,否则将来孩子有个什么不对。

犯大错了,你还得落埋怨。”

这事他有经验,他就经常把儿子朱瞻基的叛逆,归咎于老爷子没教好。

当然,他是在心里,并不敢在明面上。

张氏当然知道这个道理,闻言便也不再说话了。

也是,这是儿媳妇的亲儿子,她还能害她自己亲儿子不成?

朱高炽封完了太子,就该大封宗室,首先就是他自己的儿子们。

老二朱瞻埈,封郑王,封地凤翔府,暂留京城。

老三朱瞻墉,封越王,封地衢州府,暂留京城。

老四追封谥号‘献’无子,国除。

老五朱瞻墡,封襄王,封地长沙府,暂留京城。

老六朱瞻堈,封荆王,封地江西建昌,暂留京城。

老七朱瞻墺,封淮王,封地广东韶关,暂留京城。

值得一提的是郭氏的三个儿子,老八朱瞻垲,封滕王,老九朱瞻垍,封梁王,老十朱瞻埏,被封为卫王。

他们的年纪尚小,最大的老八也才十五岁,自然是要留在京城的。

老九老十还好,起码瞧着还能活上些日子。

可老八却是一副病殃殃的样子。

历史上,朱胖胖刚挂一个月,这孩子就去地下陪旁爹了,年仅十六岁。

景舒很少见到郭氏的三个儿子,就算是见到也就是点头之交,就连话也说不上几句,总之就是不熟。

其实不仅是她,就是朱瞻基和这三个弟弟也不熟。

她也不知道郭氏是怎么教育的,把孩子养的很是傲娇,也不会主动和哥哥们培养兄弟感情。

还是朱瞻基无意间说起:“郭恭妃出自侯门,自有几分傲气,很是瞧不上普通官宦人家的女儿。”

自然,更瞧不上普通人家的女儿生下的孩子了。

郭恭妃,郭氏这辈子的封号。

他觉得这是爹在警醒郭氏,让他恭敬些。

该!

谁让她跑去挑拨父子关系,自己可是爷爷和爹从小认定的继承人。

她怎么可能挑拨得了?

景舒无语:“张母妃还是公门之女,不一样谦卑恭顺吗?”

你就是起初瞧不上人家,后头也该和其他人照着学了吧?

再说了,你早几年就失宠了,就不会教孩子们靠着哥哥些。

弱的总归要靠着强的,这日子才会好过啊。

朱瞻基轻笑道:“她怎么能和张母妃比,暴发户和世家的底蕴可不一样。”

景舒:“……”

说的也有道理。

郭氏是郭英的孙女,郭英是什么人?

他是凤阳人,和朱元璋一个地方出来起兵的。

说白了,也是泥腿子出身,最初还只是朱元璋的警卫而已。

那张氏的祖父张玉是什么人?

张玉原为元朝枢密知院,元亡后随元顺帝逃亡漠北,后来投降了明朝,最后还为了救燕王力竭而死。

朱棣当时可伤心了,还追封他为荣国公。

当然,这都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人家张家确实是官宦世家,这教养自然不同。

只不过,朱瞻基你这么说你家太爷爷是泥腿子,是不是有点不合适涅?

还有原主家,胡爹原本就是个考不上进士的穷书生,父凭女贵才端上了铁饭碗。

这种家庭,岂不是暴发富中的暴发户?

囧!

朱胖胖是长子,却因为种种原因,在当太子时候过的如履薄冰。

这登基以后,便要立刻正礼法。

他先从自家入手,把长子封了太子,然后再从弟弟们入手。

把朱高煦的长子朱瞻圻立为了汉王世子,这让汉王十分不满意。

“老大,你这是什么意思,你明知道这孩子对我有仇恨,你还让他当世子?”

他就是立个狗当世子,也不想立这逆子当世子。

当时,他不在京城,让他看着京城动向,他却不管不顾,他要这个儿子有何用?

这事其实还得怪朱瞻基,他知道堂弟会帮忙传递消息。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