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他是想要个姑娘,但并不想要一个像姑娘的儿子。
说着,他手忍不住动了起来,还是再努努力,生个女儿呗。
景舒是真心不想生了,就算是要生也得好几年以后吧?
生那么密,万一把自己身子伤了怎么办?
所以,她每次完事后,总会把自己清理得干干净净,尽最大可能不会留下小朱同学的孩子。
但是毕竟,也不能百分百保证,就看运气了。
如果实在是挡不住,那该生还是得生啊。
朱瞻基回来这么几天了,自然知道吕氏干的那些事,说的那些话,便直接去找了自家三弟。
“你回去,好好管管吕氏,好好的郡王妃怎么这么下作,你若是管不好她,可别怪我跟你翻脸。”
上辈子,爹即位后,自己便去了南京监国。
这吕氏也撺掇三弟当皇帝,结果被母妃打了一顿,方才老实。
他刚开始没记起这号人。
否则,一定不会让母妃选她当三弟妹。
三弟本就爱玩儿,她不劝阻,还常常鼓励丈夫玩乐,让三弟年纪轻轻,却无子而去世。
老三吓坏了,大哥可从来没有这么对自己说过这么凶的话。
他连忙拱手道:“吕氏年轻不知事,我回去就说她。”
“大哥,你别和我生气,我回头,把我那儿最好的蛐蛐给你送去,就当作是赔罪可好?”
作为家里的老三,他自小就对大哥又依赖、又害怕。
这会儿见他生气,心中自然怵的慌。
朱瞻基:“……不必了。”
他才不玩蛐蛐儿!
朱瞻基转身想走,突然又想起了什么般道。
“把你蛐蛐都给我扔了,好好给我读书,习武,你要是不丢,我就把你的蛐蛐都给烧了。”
三弟在宫里的时候,喜欢玩蛐蛐,后来出宫就藩,又迷上了女色。
蛐蛐加女色,便是他短命的原因。
第95章 孙继宗卒
“什么?”老三有些不可置信:“大哥你不玩儿就不玩儿,怎么还不要我玩儿呢?”
让他读书练武,他学了也没用啊。
自己既不用上朝堂,也不用打仗……
朱瞻基一脸黑线,他沉声道:“你可是 我的亲弟弟,每天玩蛐蛐算怎么回事,赶紧的。”
“你要是不听我的话,我就让爷爷把你送去二叔那里,让二叔好好教教你,你信不信吧?”
说来也奇怪,朱瞻墉上不怕爷爷,下不怕爹娘。
但是最怕汉王,其次才是朱瞻基这个大哥。
闻言,他连忙讨饶:“大哥,别啊,你知道弟弟我的,我一看到二叔,我就腿软我……”
他无意中见过汉王举剑杀人,自此便有了阴影。
朱瞻墉看着大哥说一不二的眼神,连忙认怂道。
“大哥,我错了,我马上回去丢蛐蛐,管教吕氏。”
不管怎么样,反正他是不去二叔那里。
朱瞻基见他这般,脸色才好看了些,又让王谨去亲自守着,看着他把蛐蛐丢了,方才放心。
说起吕氏,胡善祥的弟弟,胡轩之妻也是吕氏。
不过她和宫里的吕氏,可没有任何关系。
周氏进宫时说起:“你弟妹进门,也有三年多了,补药吃了不少。”
“这肚子还是没有动静,我说给你弟弟纳个妾吧,可你弟妹却不同意。”
“还说,当时我家求娶时,说好了要男子四十无子方才能纳妾,现在才不到四年,凭什么说话不算话?”
“当初啊,我确实是承诺了,可总不能真让你弟弟等到四十岁吧,那时候还能不能生都不好说了。”
周氏当初的承诺,不过就是为了把书香门第的儿媳妇娶进门而已。
那并不能代表,她真能等到四十岁。
她自己还是觉得,四年无子,就该纳小妾进门了。
“轩弟才二十出头,你急什么?”
景舒肯定是站弟妹那头的,她轻声说着周氏。
“当初,您答应了人家,自然是应该做到的,娘,弟妹屋里事,您就别管了,让他们自己过自己的,好吗?”
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承诺,否则打的就是自己的脸。
周氏无语道:“你怎么和你爹一样,还是你姐姐好,她每次都和你娘我是一条心的。”
不过,周氏想起儿子也不愿纳妾。
大家又都不支持自己的做法,也就歇了那些想压儿媳妇一头的心思。
说完了闲事,她才开始说正事。
“太孙殿下从前不是有位孙嫔吗?就是去道观修行那位。”
“她家哥哥,叫什么孙继宗的,他妹妹都在应天当道姑去了,他家的官职也被太子爷撸到底。”
“他爹打道回老家济南府了,可他不在应天待着,也不回老家孝顺父母亲,而是跟着来了北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