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霄+番外(372)

作者:蓝鲸不流泪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多谢姑母。”

“五哥说季亭请你喝酒,我就知道你定然得醉。”大长公主回忆道,“季亭那酒是真烈,我当年一杯就开始晕,三杯后就毫无记忆了。”

夏翊清不好意思地笑笑:“我也不记得昨晚发生什么了。”

“不记得就不记得了。”大长公主压低了声音,“反正在我府里你就是喝多了去爬树也不会有人说出去的。”

“爬树?”

“有一年除夕,琛儿喝完那酒后就上了树,竟说自己原就是长在树上的,不肯下来。最后我亲自出手给他拎回寝室,归平和平留一起将他按在床上,足折腾了半宿才踏实。”

夏翊清直笑出了声。

大长公主笑着说:“他到现在都不承认,但从那之后就再没喝过那酒。他定是想起来了,嘴硬罢了。”

夏翊清终究没忍住,趴在桌上直笑到噙出泪来,他心里想着:以后若有机会,定要亲自见识一番。

第125章 一百二十五 请罪

=太康元年正月二十,朝会,太后与天家共御垂拱殿。

寭王站在下方率众臣行礼,开始议事。这一日朝堂上最大的事情是围绕着平宁侯展开的。年前在宣政处,夏翊清以战事吃紧的由头将平宁侯擅离职守之事暂且压住,但御史台不会罢休,如今战事告停,自然要清算功过。

百官各抒己见,辩得个热火朝天,争得个面红耳赤。少顷,太后发话:“国朝孝治,远国公病重,平宁侯已尽忠于国,如今该尽孝于父了。既边境暂时无忧,便召回侍疾。”

太后不轻不重的一句话,没说赏罚,没说国事,只提了家事。

散朝后,太后和寭王一起送天家回福宁殿。

太后道:“方崎对知白有敌意。”

“儿知道。”夏翊清说,“只是暂时还未想通缘由。”

太后缓缓说了三个字:“削兵权。”

“嬢嬢的意思是……?”

太后轻叹一声,道:“许家掌握兵权太久,早已有人看不过眼。先帝是叔亭的舅兄,有这层关系在,之前总还弹压得住。可如今先帝已去,天家同叔亭是姑侄,同知白更是只有名义上的表亲,关系已远了不少,他们不想再让许家拿着兵权。兵权该是在皇家人手中传承,不该一直握在许家人手中。”

夏翊清无奈笑笑:“嬢嬢又何必说这般冠冕堂皇的话?我自是知道的,若是许家旁人也便罢了,他们是不想让知白掌兵。在他们眼中,知白是所谓的‘寭王党’,他们是怕我要造反。”

“你啊……心里都明白。”太后语带疼惜,“但是有时你必得装傻,得放任他们对你制衡,万事过犹不及。现在天家还小,可他总会有长大懂事的那一日,事情做绝了,你也就把自己的路堵死了。”

夏翊清:“嬢嬢放心,儿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只是没想到他们这般按捺不住,北疆还未彻底安稳,竟急着要把人叫回来。”

“回来也好,”太后微微叹气,“知白去年一整年在京中就待了月余,他也该歇歇了。去年这接二连三的战事虽然疲累,但也管用。南境和西域不会再妄动,北疆驻军暂时还守得住,若有事再让他去也是来得及的。”

“是。儿明白。”夏翊清压低了声音,“大哥的奏疏嬢嬢可看过了?”

太后颔首:“我回了他,暂时不让他去皇陵。京中已给他置办了府邸,若想回便回来。皇陵去不得,卓儿还在那边。”

夏翊清:“先帝当年的旨意是无召不得入京。若是如今让他回京,还得嬢嬢的懿旨才行。”

太后略想了想,道:“长纾如今已唤你做爹爹,衍儿心中定然不好受,还是算了,让他在经州好好安养,待他再有了孩子再进京也不迟,你让经州那边多关照些。”

夏翊清恭敬应声。

月底,平宁侯奉诏回京,一封言辞恳切的请罪奏疏递到了两府,随着奏疏一起交回的还有兵符帅印。平宁侯称,义父卧病,自己在阵前亦旧伤复发,实在力有不逮,恐误了大事,特交回帅印。

宣政处。

夏翊清用手指轻轻点了点那道奏疏,道:“这奏疏两府已然阅过,可有何论定?”

冯墨儒说:“平宁侯此次平三线战乱,功不可没。若此时收回帅印,恐寒了将士们的心,倒不如暂且留中不发。”

方崎反驳道:“下官以为,平宁侯这是居功自傲来要挟朝廷。既然平宁侯已交还帅印,不如就顺了他的意思,收……”

“要挟?”冯墨儒看向方崎,“方中丞,平宁侯这奏疏你也看过,他何曾有一个字求赏?方中丞认为平宁侯要挟了什么?”

“平宁侯回朝后尚未论及功过就交回兵符帅印,这便是要挟。昔年远国公回朝之后以辞官……”方崎顿了顿,终究把后面的话咽了下去。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