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用过了晚膳,苏老夫人对那鱼汤赞不绝口。
又听闻那鱼是孙女亲自抓回来的,很是欣慰,连连称赞自家的宝贝真是孝顺极了,非要留下苏晓月说些体己话。
苏文和见母亲高兴,自然也就不再计较,只是又叮嘱几句不要乱跑要遵守家训云云,便带着苏夫人离开了。
苏老爷前脚刚走,苏晓月就一改先前那副低眉顺眼的样子,一步窜到了祖母身边,抱着祖母的胳膊撒娇。
苏老夫人爱怜地摸了摸她的头,悄声问道:“你那衣服的事,没将祖母供出去吧?”
苏姑娘信誓旦旦地拍着胸脯,像一只骄傲地小公鸡。
“当然啦!祖母放心,孙女最讲义气了。对了,祖母喝了鱼汤,感觉身子好些了吗?”
“那是自然,祖母一喝这鱼汤,顿觉精神百倍,神清气爽,什么病都好了。”苏老夫人笑眯眯地回应。
苏晓月质疑地看着自己祖母:“上次祖母让我去买糖葫芦的时候,也是这般说的。”
老夫人有些尴尬,忙是转移话题:“没想到月儿如此厉害,真的能捉回鱼来。”
说到这里,苏姑娘来了精神。
“哎呀,其实那鱼不是我捞上来的,我今日碰到个武功高强的大侠,是他帮我捞的鱼。祖母,您是没看到,那大侠唰唰唰几下,滴水未沾,鱼儿便从河里自己跳上岸了。不过他似乎脑子不大好,不是傻乐就是犯愣。”
苏老夫人被她这不着四六的话绕的有些迷糊,只拍了拍她的手郑重嘱咐道:“脑子不好的人可得离得远些,这人呐,可以嘴笨,可以身子弱,唯独就怕脑子不好。”
苏小姐深以为然:“祖母说的是,晓月记住了。”
次日一早,苏晓月便乖乖地上学去了。
如此安分了好几日,并未再做什么出格的事。
这几天林铮却是头大的很。
他那日自河边回去便收到了林璟加急给他送来的密信。
信中将事情简述了一番,告知他圣旨不日便到。
而在书信的最后,林璟苍劲有力的字体赫然写道:与苏接触,切记使命。
林铮烧了那信,心里十分烦躁。
他从小就背负着这些长大,越长大他便越觉得那不是他的使命,那不是他想做的事。
可是看着对他满是期望、日渐老去的林璟,他不敢说,也不知该如何说。
此次离了京城,他只觉得自己好似从一个牢笼中逃出来了一般。
然而,终将还是要回去,还是要面对那些不愿面对的事情。
只是鬼使神差的,他每日都会躲开金羽卫独自一人来到临清河边待上一会,却再没见到那位姑娘。
今日因为要打发走一些前来拜访的亲戚,他来的稍晚了一些。
还未等走到,他便又听到了那熟悉的狗叫和人声。
林铮也不知为何自己的心中竟有些雀跃,他甚至运起内力踏草疾行。
他并未隐去气息,所以他刚至河边——
狗,又跑了。
苏姑娘只觉得眼前的这一幕甚是熟悉。
她没再去追狗,一转身果不其然见到了呼吸还有些急促的林铮。
她面色复杂地打量他好一会儿,越看却越觉得这人怎么能这么好看,实是可惜。
苏晓月情不自禁的将心里话问出了口。
“大侠,你跟狗有仇吗?”
林铮虽然跑的急,见到她却又不知该说什么。
又有些不好意思,只好装作无事的样子反问道:“你祖母可好些了?”
苏晓月还是头一次见思维比自己还跳跃的人,却还是顺着他的话答道:“早就大好了,祖母只是嘴馋,不出几日便会诓骗我去为她弄些吃食,吃过就好了。”
林铮点点头。
“对了,那日走的匆忙,还是要多谢你,若不是你我也捕不上鱼来。”
苏晓月再次出言感激,而后又似想到了什么,眼睛亮晶晶的。
“大侠,你年纪轻轻,为何武功如此高强?还是你已返璞归真,其实已经一百多岁了?”
林铮笑着答道:“其实也不算如何高强,只是你未曾见过,觉得稀奇罢了。我儿时拜师,算是有些天赋,自然也少不得每日勤学苦练。”
苏晓月有些羡慕:“你爹待你真好,还找师父教你练武,我爹除了让我背诵家训,什么也不让做...”
林铮的眼睛却暗了下去,声音也有些低落:“我爹...不让我做这些,是我自己背着他偷偷练的。”
苏姑娘却兴奋起来,原来是同道中人。
她踮起脚一拍林铮的肩膀,安慰道:“你不必愧疚,我也常背着我爹做许多事情,被他发现跪下求个绕便好了。若是我事事都听他的,那我便不是我了。”
若是事事都听他的,我便不是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