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眼睛滴溜溜的转,想出一个鬼主意——
“不如...我们结拜吧?民间不是有歃血为盟吗?”
苏晓月一脸无语:“殿下,那是造反时用的。何况你是皇子,我怎能与你结拜?”
“那你别叫我殿下了,听着怪生分的。你唤我阿诚便好。”
三皇子见她这也不同意,那也不答应,话带讨好,小心翼翼地看着她。
苏晓月看他这样子,心中一软。
皇家的孩子果然立事早,像他这般尊贵的身份小小年纪就学会了看人脸色行事。
她笑着点点头:“阿诚。”
“晓月姐姐。”三皇子突然变成了懂事的乖宝宝,包子脸上挂着大大的笑容。
“哎!”苏晓月爱心开始泛滥。
宋珏诚狡黠的一笑,开始得寸进尺:“晓月姐姐,那我们现在就再玩一会吧。”
苏晓月又一敲他的脑门:“你还学会装模作样了。”
她看着桌上堆成小山的书,心中有了个主意。
“你每日背一篇文章,我便给你讲一个故事。若是你有一日能正式入了学,我便偷偷带你出去玩一天。如何?”
“当真?”
三皇子面露期待,他还从未真正去过他向往的民间。
“我最是守信,从不食言。”苏晓月信誓旦旦。
二人郑重地拉钩许诺,开始并坐读书。
三皇子上了心,身边又有人陪伴,学习的速度便快了起来。
偶有不懂的,他就去问苏晓月,若是遇上苏姑娘也不明白的,二人就记下等着陶先生来了再去请教。
转眼又过了半月余,苏晓月的书已快读完了,宋珏诚也大有收获。
然而自古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苏晓月交了白卷的消息还是传遍了书院,开始还只是说她恃才傲物,不过是有些狂妄。再加上两位皇子齐齐为她作保,并未如何渲染。
然而觊觎苏家地位的,因皇子庇护她心生妒忌的那些人暗中作梗,渐渐地人们开始怀疑苏晓月也许真是个草包。
甚至愈演愈烈,演变成了苏家徒有虚名,欺君罔上。
消息传扬开去,二位皇子明哲保身,也不愿再为她说话。
作恶的人心中得意,变本加厉,生员们将同她一起考试的小郡主围在了中间逼问苏晓月是否交了白卷。
穆清郡主缄默不言,却抵挡不过咄咄逼人的众生员,最终还是咬着牙点头承认了此事。
也是那一日,素来不喜参与这些事的林铮少爷突然出现,对那几个围住郡主有意引导大众的人大打出手,替小郡主解了围。
有人说是因为林公子与穆云世子历来交好,自然也有人说是冲冠一怒为红颜,林公子心系郡主已久,容不得她受半点委屈。
事态愈发失控,书院的几位督学在大督学的授意下也任其发展,不作阻挠。
生员们开始蠢蠢欲动,苏家谄媚皇上无才无德的谣传不胫而走。
最终还是陶章先生出面,以自己的先生之位作保,苏晓月定能通过月底的考校,否则他便同苏晓月一起退出书院,这才平息了这些聚集起来的读书人的怒意。
陶先生虽然行事狂放,但他的才学深受众人敬仰。
当年他本能继苏文和之后考取状元,可不知突然遭了什么变故,放弃了考试失踪数年,再回来时人也变得狂浪不羁,却仍是凭借一身大才被书院破格录用为天字甲班的亲授先生。
对于外面的惊涛骇浪,书斋内的二人并不知晓。
谣言已经传到了朝堂,但苏文和怕女儿忧心,并未跟她提起只言片语。
苏晓月也担心父亲若知晓自己为了他刻苦读书,会自责内疚。
父女二人都装作若无其事的平淡度日,只不过苏晓月晚膳后会将人都打发走,偷偷挑灯夜读。
不愿与同僚假意交往的苏大人也改了性子,开始在官场走动起来,再三拜托他们的子女能在书院对苏晓月照拂一二。
这一日如往常读完了书,苏晓月与三皇子正相谈甚欢,书斋却来了两位不速之客。
“我还真当是在此补习,怎知却是在偷懒。苏姑娘,你自己不学无术也便罢了,可若是带坏了三皇子殿下,这罪过你可担当不起。”
人未见声先至,书斋内的二人闻言齐抬头。
见到两位女子闪身进来,一黄一绿,面带得色的站在门口,像是抓住了苏晓月什么把柄一般。
苏晓月还未说话,三皇子先开了口:“谁让你们进来的,滚出去!”
他正听得兴起,突然有人打断,很是不客气。
“阿诚。”
苏晓月叫住就要发作开始骂人的宋珏诚,看着那两人,一脸疑惑。
“你们谁啊?”
二人被三皇子骂了不敢吭声,看到苏晓月却发作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