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得势一朝失势,庄妃自能体会其中落差,这些日子深居简出,也鲜少如从前那般,三不五时作些幺蛾子,倒叫太后等人俱都有些刮目相看。
本来今日宋帝知她心气小,从前就总和林后过不去,不愿她在喜宴上闹事,特允她不必来的。
可她不仅坚决要来贺喜,还特意打扮得十分隆重,只是那白面似的脸更加苍白如纸,配上那通红的口脂,看起来鬼气森森的。
有人背地里嘲笑,亦有人想起曾经受过的怨气,想要发作出来。
“哼,也不知神气什么,母子俩都是给人作配的命。为他人作嫁衣裳这等子事,一个赛一个做得漂亮极了。”
这女人肠子直,本在与旁边的人抱怨,只觉越说越痛快,声便没收住。
闹糟糟的大殿中一下子安静起来。
一时人人自危,生怕庄妃娘娘发作。
先前那出声的妇人更是腿都软了,身旁几人刻意离她远了些,倒叫她愈发显眼起来,不知所措地坐在原地。
庄妃像刚听见那嘲讽似的,直勾勾地转过头,盯着那妇人。
就在她支撑不住,几乎要跪地磕头认罪的时候,庄妃却突然咧开嘴,朝她笑了。
她这一笑,气氛更加阴冷,直叫一旁的太后都忍不住一哆嗦。
可庄妃笑过却没有如众人想象中的大发雷霆,而是继续喜滋滋地端坐着,似是十分期待这喜宴开始的样子。
太后稳了稳心神,责备地瞧了那命妇一眼,这等口无遮拦之人,叫她也十分不喜。
见贵人没有追究,她只得老老实实地缩在一旁,哪里还敢多言。
无论缘起何事,能与苏家结亲,太后打心眼里觉得高兴。
尘埃落定,想来她是看开了,倒颇有几分风骨,叫她也有些意外。
看来这些年在宫中的日子,倒叫庄妃成长了不少。
第八十章 祸至
眼瞅着吉时已过,宋帝仍未出现,大殿中免不得窃窃私语起来。
皇上最是守时之人,按说这等大事,是不可能出现差错的。
宋瑾瑜也颇觉意外,他细细打量着殿内,总觉得有些不对。
外父庄太师告老,不来也就罢了。
康王呢?
康王府不是素来与苏家交好吗?
小世子应是与林铮一道迎亲去了,可是康王爷为何不见踪影?
一想到这里,他心中咯噔一下。
不仅康王没有到,还有几位朝中重臣,亦没有到场。
正当此时,他身后有一太监匆匆过来,这是他在宫中的暗线,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与他有交际。
眼下显然是出了什么不得了的大事,冒着身份败露的风险,也要告予他知。
那太监动作迅速却安静,几乎没有人注意到。
他走到宋瑾瑜身旁,朝他耳语一番,倒是叫一边的宋珏诚奇怪地多看了几眼。
二皇子听着暗线带来的消息,瞳孔猛地一缩。
出事了。
***
苏府之中,一切准备停当。
苏文和在京城结交的人不多,同僚们自是都到宫中参加喜宴去了。
府中多是些江南来的旁支亲系,都帮着忙些活计,倒是不显冷清,也颇得温馨和乐。
迎亲的队伍就要到了,老夫人在前堂与亲戚寒暄,夫妇俩舍不得女儿,在房中想要再说些体己话。
现在没人看着,苏晓月不愿早早盖上那红盖头,就大喇喇地坐在桌边,也幸亏那两位嬷嬷走了,否则免不得要被唠叨几句。
苏文和看着娇美得动人心魄的女儿,不由叹道:“这日子过得可真快啊,恍惚间爹总觉得昨日你还是个奶娃娃,那么丁点儿大个小人儿,成日跟在我后头,一会儿要这个,一会儿又要那个。你那个小模样儿讨喜的哟,便是你要天上的星星,爹都恨不得帮你摘来。”
随口念叨几句,就忍不住要落泪,他哽咽着继续说:“一转眼啊,你就这么大了,要嫁人了。爹心里不是滋味儿,不是滋味儿啊!”
苏夫人扯扯他宽大的袖子,嗔道:“老爷,大喜的日子,说这些干什么。瞧你莫把月儿惹哭了,要是哭花了妆,可就糟了。”
苏文和一看苏晓月果然也要落泪的样子,忙哄道:“是,是,夫人所言极是。月儿莫哭,是爹不好。爹不该胡说八道,你不要放在心上。大喜的日子,岂能掉泪?”
苏晓月点点头,努力地想把眼泪收回去。但总觉得鼻子酸酸的,有种说不出来的压抑。
“唉,其实爹心里清楚,林公子...不,元朗皇子是个难得的良人,你若嫁给他,定是有享不尽的福气。爹只是怪自己没把你从那劳什子预言里救出来,恐怕这些权利纷争,日后会害了你。”
苏文和想起什么,又嘱咐道:“你姑母的事,还需从长计议。日后爹爹自会想法子去管,切莫为难你夫君,平白给你们添了隔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