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也没有之后。
苏晓月没再搭声,心中恼怒地想:有病。果然有病。
两个丫鬟虽然不知道小姐在打什么哑谜,听得云里雾里,但见苏晓月脸色不好,也都不敢多言。
一路无话,一行人很快回归了车队。
苏文和心中焦急万分,虽说先前看到林铮上了马车,还是难掩自己的焦虑,在原地不知转了多少个圈。
此时见到林铮神色平静地驾车回来了,心中稍定,忙是迎上前去,也不顾掩饰苏晓月的样子,再三询问女儿是否安好。
苏晓月没让丫鬟搀扶,径自跳下了马车,反复安慰父亲自己毫发无伤,又蹦蹦跳跳地向母亲和祖母报平安去了。
苏大人欣慰极了,回头向林铮连连致谢,谢得林铮都害臊了地红了脸方才罢休。
经此一事,苏晓月再也不听苏文和的命令,拒绝再蒙头遮面地做她的官家小姐。
苏文和虽然气急,但苏姑娘直接把祖母搬了出来,苏老夫人连连责备儿子,先前就是他多此一举,才会令晓月险些受伤。
若不是林公子武艺高强又反应机敏,此时孙女还不知在哪个山沟沟里哭爹喊娘,说罢便要举起拐杖教训儿子。
为了自己的颜面,心中也真是有些自责,苏文和只好默许了苏晓月的行为,然后又跑去向林铮道谢。
林铮看着这位先前温文尔雅的苏大人现在突然变得热情的让人无力招架,心中着实很是费解,又很是羡慕那总是吵吵闹闹的苏家。
之后的一路都平安无事,苏姑娘得了自由,每逢休息便要下车找人闲聊,好奇地问东问西。
她从未出过远门,兴奋极了,不管路途多么劳顿都像有使不完的精力,永远都兴冲冲地。
她对那金羽卫最是感兴趣,又带着几分崇拜,总是要求丫鬟们给他们送些自己的吃食和茶水。
一向铁面无私的队长都有些触动,对林铮直言这位苏小姐真是与众不同,不端小姐架子,亲和极了。
林铮只能无语地苦笑。
只有他自己心里知道——
尽管这位苏小姐是个话痨,这一路她却再没跟林铮说过一句话,甚至没多看过他一眼。
第六章 皇家的事儿你少管
到了京城,林铮带着金羽卫同苏文和告别,先回皇宫复命去了。
苏文和还要等待皇上召见才能进宫见驾,但他早年就经历过这些,所以并不显仓促,先前就安排了苏安提前两日出发进京安顿。
此刻苏安得了消息,早早地就在城门口候着自家老爷。
由苏安领着,往租下的别院去。
至于为什么不先买了院子,苏文和还未面圣,恐怕还另有安排,倒也不必急着多此一举。
苏晓月坐在祖母的马车中,偷偷地掀开窗帘一角,从缝中偷瞄着这宋国的京城,只觉得处处透露着古朴大气,与江宁截然不同。
马车道极宽,地上铺着大块大块的青砖,不知行过了多少车马,已经被打磨的发亮。
街上的人也更多些,道路两边布满了吆喝叫卖的小贩商铺,也有修的精致贵气的茶楼酒肆,各色的人声车马声交织在一起,好不热闹。
见她看得有些发痴,苏老夫人一敲她的头,打趣道:“瞧你这副样子,魂儿都要被勾走了。好歹是个小姐,怎么还不如个寻常百姓家的姑娘端庄。”
苏晓月揉了揉自己的脑袋,并不在意。
她一脸兴味地询问自己祖母:“祖母,您真的是在这京城长大的吗?这里是不是很好玩?”
苏老夫人在嫁去苏家之前,也是京城一户官家的小姐。
所以她一意孤行地履行婚约嫁给只是上京赶考还没有官身的苏老太爷时,跟家中闹得很是不快。
后来苏老太爷名落孙山,苏老夫人就跟着夫君回了江宁,培养出了一双优秀的儿女,却再没来过这京城,也没跟娘家有过什么联系。
苏老夫人神色怀念地看着这有些熟悉又有些陌生的街道,心中五味杂陈。
“是啊,许多年没回来了,变化真是大。”她如此说道。
看祖母有些落寞,苏晓月不再盯着窗外,依偎在苏老夫人身边。
“祖母,月儿陪着您,等爹爹安定下来,咱们四处走走,给您找些好吃的尝尝。”
苏老夫人看着懂事的孙女,感慨这孩子虽然有时行事跳脱,却真真有着一颗玲珑心。
想到家乡的好吃食,她眼睛一亮,喜笑颜开地连连称好。
苏安租下的院子并不算太大,但胜在清净,又早就打扫的一尘不染,看得苏文和十分满意。
待一切安顿好了,苏晓月正缠着父亲带自己出去逛一逛这京城,别院就来了客人。
苏文和一瞧,竟还是个老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