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次看见明兰若换了一身鹅黄锦裙,倒是眼里多了一点惊艳——
大约是觉得,原来那女鬼,不,明妃娘娘原来这般美貌。
明兰若冷淡地扫了他一眼,也许是上位者的气势,那唤作“小玉”的少年书生一下子不敢再看。
她不由自主地又比较起这少年和隐书生的差异,越发心塞。
她按着自己的情绪,安静地给那少年把脉,又望闻问切了一番。
果然,这少年书生烦躁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是典型消渴症的病况。
这病不好治,基本断不了根。
最麻烦的是,以后会有并发症,烂手、烂腿,病人在这种身体溃烂之中,痛苦不堪地死去。
听到明兰若的话,老太守夫妻二人都忍不住泪连连。
明兰若见不得老人们这番样子,便告诉他们,她可以想办法治。
这少年得了这病,还算早期,对如今的她而言,倒不算太难。
用上苗医苗药加上她的针法和一些特别的药物,还是能治的。
她倒是也干脆地给那少年扎了一套针,把他扎得死去活来的,惨叫了好几回,又晕了两次。
再让人景明捏着那小子嘴巴,灌下去大黄的尿做的药,果然再摸脉相,好多了。
只是那少年书生看见明兰若,跟见阎王一样,吓得话都说不利索,只会掉泪。
叫明兰若看得心烦。
老太守夫妇听闻外孙这个独苗有救,又见外孙子果然“面色泛红”好多了,感激涕零。
“多谢王妃救命之恩!”
第526章 挟持者
明兰若扶起两老,瞟了一眼那缩在墙角的少年,冷淡地道:“只是令外孙这孱弱不堪的样子,缺乏锻炼,吃什么药也没用。”
“还是要饮食清淡和规律锻炼,保住中气,调和阴阳,才是强身健体的正道。”
明兰若实在是看不惯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小玉,小玉娇滴滴的,还动不动就晕倒。
不说比起苍乔的隐书生,就算比楚元白那只上山下水的猴子,都比不得。
那少年书生委屈地直哭,可又不敢说什么。
倒是老太守护夫妇很是感激不尽。
“我们一定会督促小玉的,娘娘的再造之恩,我们铭记于心。”
果然,接下来几日里,老太守夫妇对明兰若和同来的人,尽心尽力地照顾。
明兰若自然也同样每日过来折腾一番那大名叫顾斯玉,乳名叫小玉的少年。
扎得他直哭,见她就怕,但不过三日,他的情况就好多了,起码没动不动就晕。
直到明兰若等人准备离开了。
老太守等人都感恩戴德,还命人搜罗了许多草药和特产给明兰若一行人带上。
“今日给明妃娘娘送别,愿娘娘一路顺风。”老太守夫人亲自端了本地特产的百花酿蜜露送别明兰若。
其他人也都接到了蜜露和点心。
马车已经都在大门外等候,明兰若披着披风,大家伙都喝了一盏蜜露,与老太守夫妇别过。
可放下杯子,她便看见小玉扶着小厮匆匆地奔来,朝她着急地挥手,跺脚:“娘娘,不能喝……”
老太守夫妇脸色大变,立刻让人去按住自己外孙。
明兰若一顿,忽然整个人就往地上倒去,其他喝了蜜露的人也纷纷倒地。
老太守夫人立刻让两个仆妇一把扶住了明兰若。
她红着眼眶,喃喃自语:“娘娘,对不住了,皇命不敢违啊。”
唤做小玉的少年终于挣扎着走到他们面前,忍不住哭着跺脚——
“阿嬷,阿公,我们书香世家怎能做这种恩将仇报的事情!”
老太守也一脸愧疚地闭眼咬牙道:“新皇登基,昨日才到了密旨,明妃娘娘牵扯到了东厂谋逆的案子,陛下命令务必将娘娘单独送回京城,让刘太医带着车队的人自行去苗疆。”
他食君俸禄,怎么能,又怎么敢抗旨不准?
这满门性命还要不要?
钦差昨日乔装成送菜的进府来见他,也去见了地方守备军,
一旦放跑了明妃娘娘,地方守备的军人一定直接派兵来拿明妃娘娘。
那些军人都是大老粗,若是明妃娘娘落在他们手里,反倒是不妙,不如他们将明妃娘娘交给钦差带回去!
他们发现明妃会武艺,她身边都不是简单人物,他们不能硬抗,这才下药。
“你们太过分了,娘娘还是我的救命恩人!”顾斯玉气得脸色煞白,可他除了跺脚,却也没别的法子。
发现不对,来通知恩人,已经是他这身子骨能做的极限了。
老太守夫人抹着泪,赶紧上去安慰自己的外孙:“小玉啊,你放心,钦差大人说陛下的旨意是不得伤明妃娘娘一根汗毛,想来陛下心里是很喜欢娘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