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她不是只不会凫水的旱鸭子,她真想一头扎进水里算了,好过这样同船共渡,每一刻都是煎熬。
萧弗却似有所察,偏在这时也望了回来,正正与她撞目对望。
这一看,他猝然被她眼中染上的泪色刺痛。
那副遇事一贯不咸不淡的样子再也无法维持。
他一出生就是永安王府的世子,后来靠自己坐上了摄政王的位子,萧弗从不认为自己怕过什么。
可他现在竟然怕开口问询。
怕他一说话,她就要啪塔啪塔地掉下那蓄势待落的泪珠子。
“你……”
只是想问问她是否还好,问问这江南是否如她之意,竟也像被梗住了喉。
如何竟会与她走到这一步?
他反复回想着自己的所作所为,他从前以为事事都已多加纵容,尽力顺她心意,即便是在他尚不认为自己对她动情、对她产生了爱重之心的时候,自认对她也不算差。
可到底,是哪一步错了?
他就这么看着知知要哭不哭,什么都无法作为。
什么水际风光,实则通通视而无睹,萧弗能看进去的,唯她一个而已,可笑从前他只以为是她容色艳绝,夺人目睛之故。
看着看着,萧弗突然记起,她曾经也是这样泪眼糊涂地软软哀求过他,说不想做他的妾。
那似乎是他们第一次有分歧。而她迫于他的决定,最终屈从。
也对,她这样犟的性子,也许还继承了她父亲那份清高,本就该是宁为平民女,不为皇家妾。
仔细一想,诸如此类,他不顾她的意志行事的时候还有许多。好比床榻之间,他总以为她的那些不乐意只是女儿家的矜持害羞居多,也许还带着欲拒还迎的趣兴,所以鲜少当回事。
可现在想来,她不是一直都怕他?
也许,他从未让她真的甘愿。
两人都心思沉重,小船也越发晃得教人头脑昏涨,萧弗为自己的糟糕行径几乎烦躁地别过头。
唯有苏家老二在那头卖力地划船,非但不知这厢暗流涌动,还不忘尽起地主之责:“凌公子,等到了瑞嘉县,你就安安心心住下,咱们县最适合散心养神了。尤其是我家祖宅这一带,住的都是些亲善之人,向兄弟自不必说,附近的人可都喜欢他了。隔壁还有个顾大姐,她和我兄长青梅竹马地长大,从前可温婉着,虽听说人如今泼辣了不少,但心眼儿还是好的,也很好客!”
萧弗淡淡应声,重点却落在了别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嫌,果真令人艳羡。”
知知总觉得他语气古怪,话里别有所指。苏家老二却越发来了劲:“谁说不是,这是羡慕也羡慕不来的缘分。说来凌公子你与向兄弟还是同乡,都是京州来的,怎的也不说说话,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以后都是自家人,这也是缘呐,别因着第一回 见就拘着,生分了!”
苏家老二本就是个口舌上闲不下来的性子,又见“凌公子”出手阔绰,家底殷实,人未至就有吴州的州牧帮着张罗着买了宅子。虽不知何故非要走这小道进城,但他想着,也许正是身份太贵重才不方便明着入城。
总之,他是万分乐得能帮上忙,露个脸,只盼着多说道两句,能没准就此结交了贵人。
也省的兄长说他没出息。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恰恰是他口中第一回 相见的两人,曾交颈抵足,同榻共枕。
哪怕如今两相端坐,生疏客套。
知知早已听得后悔来这一趟。可人家不知内情,只是一番好意,知知也不好反驳他,好在眼瞅着渐有攘攘人声,总算是进了县城了。
萧弗今日却好似分外从善如流。他重新看向知知:“既良缘不易,向公子,可愿与我说上一二?”
知知当然不愿!即便他装得这般斯文有礼,知知却知道,这表皮下是如何的强横。
“不若改日再说,都到地方了。”好在是有个正正当当拒绝的理由,让她得以惴惴回应。
“是说呢,怎么这么快就到了,”苏家老二也开腔了,却是意犹未尽。他慢慢把船朝岸边撑去,昂扬着声道:“您二位快上去吧,我帮凌公子把箱子搬上去,一会儿就直接走水路回去,省得换马车了!吴州就这点好,水路四通八达。”
说着就率先搬着箱子走了,知知插不上手,一面忌惮着萧弗,一面又想,自个儿半点没派上用场,这租银减免得都不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