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决定走另一条路曲线救国,从下一代皇室成员中挑选幼嗣由她和策芙亲自教导,使得志向可以延续下去。被选中的那个孩子就是玉枕纱。
仿佛上天庇佑,自策芙逝世,直到离开人世那一天玉笙寒都健康平安。她午时假寐,恍然间在虚幻中看见两道熟悉身影。
她笑笑。
“母后,蓉蓉,你们来接我了。”
作者有话要说:
番外的故事线很早就想好了,本来想另开一本写静乐和策芙的故事,但是同一背景断断续续写了很久,我实在没心力再详细写她们了,所以放到番外;
“梨林鉴诗、称量天下”借鉴上官婉儿“彩楼评诗”的故事;
之前犹豫要不要写早期初步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人发动战争,后来想到北美某国倡导自由平等的同时也在到处挑事,所以这个情节加进来了;
卓宏甫原型李贽:
“李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明代思想家,泰州学派宗师。具有强烈的反传统理念,倡导男女平等,批判重农抑商、社会腐败、贪官污吏,主张革故鼎新,反对思想禁锢和理学空谈,不满皇权。著名理论‘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带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著作《藏书》《焚书》。”——选自百度百科
很有意思的一个人。
第44章 番外四 思渺(和政帝)
更名之前的东越皇后寝殿名曰朝雀宫,取“朝拜朱雀”之意。
汝鄢皇后出身不高,却凭借出众容貌和杰出头脑最终登上后位,与怀景帝一同上朝共理朝政,风头无俩。
怀景帝病弱卧榻之后,朝堂大权尽归汝鄢皇后。皇后为处理政务方便,将奏折由景明殿通通搬至朝雀宫。
玉净薇就在这天下权势汇聚之地长大。
她是怀景帝和皇后最小的女儿,亦是五个嫡嗣中唯一一个女孩,出生之时东越大胜同北朝的战事,政通人和,因此封号和政公主。
对于自己中年得来的孩子,汝鄢皇后表现出明显的偏爱。她把玉净薇带在身边亲自教导,即使繁忙也不曾有任何疏忽之处。
玉净薇随母亲待久了,日渐熟悉起政事和大臣们。朝廷和朝雀宫上上下下加起来几百号人,就没公主不认识的。
所以当那个小姑娘初次在母亲身边露面便被玉净薇发现了。
小姑娘和自己差不多大,眼眸水光潋滟如清泉,眉清目秀的模样,在美人如云的皇宫也不算逊色。她有些怯生生的,但行动仍合规矩,颇有大家闺秀之风。
这是哪位世家千金被母后看上了选入宫来的?
汝鄢皇后捕捉到女儿的视线,停下批阅奏折的笔道:“她是尉迟敬的孙女,名叫尉迟渺渺。”
玉净薇悚然一惊。
尉迟敬因上书废止玉台祭司和国师之职,被以冒犯神明的罪名处决,其家眷没入永巷,至今已有十四年了。
尉迟渺渺向玉净薇行一礼道:“渺渺拜见公主。”
玉净薇问了一句:“你多大了?”
“微臣十四。”
十四?这么说尉迟敬获罪时她才刚出生不久,也就是在永巷长大的。
她与自己同龄,却以罪臣之身活了这十四年,不知受了多少苦。玉净薇生平第一次体会出世道沧桑的意味来。
汝鄢皇后打量女儿的神色,对尉迟渺渺道:“本宫这里不缺人,既然公主喜欢你,今后你就跟着她罢。”
许是谨言慎行多年习惯了的缘故,尉迟渺渺自跟了她便沉默寡言,时时刻刻都小心翼翼的,不肯多说一句话。
玉净薇愁得头发掉了好几根,抓着脑袋满寝殿转悠:“渺渺,整个凤凰殿就你和我一样年岁,跟我聊聊天吧,好不好?”
“公主想聊什么?”
玉净薇眼神一亮,拉着她的手腕晃了晃:“我听母后说你一脉相承了尉迟丞相的诗风,我们聊诗作。”
尉迟渺渺听她称祖父为“尉迟丞相”而非直呼其名,目光柔和许多,唇角泛起一丝笑意:“好。”
……
“花界已无悲喜念,尘襟自足是非妨。他年纵使重来此,息得心猿鬓已霜。渺渺,这是什么意思?”
“这是人生无常,世事难料。”尉迟渺渺眉梢笼愁绪,侧脸映在玉净薇眼里,“如这首诗一般,微臣只求自身安稳终生、公主永享太平荣华。”
……
时间倏忽而过,玉净薇十五岁那年发生了两件大事。怀景帝以及因嫡长子夭折而被册立为太子的二皇子接连暴毙,传闻称汝鄢皇后有代子称帝的打算,最后因一道立三儿子为帝的皇后懿旨不攻自破。
先帝和兄长病逝,玉净薇理应服孝三年,婚事搁置下来。
太后为人强势,视非自己亲生的子女如蝼蚁,先帝也不把这些孩子当做亲生骨肉,他们在冷宫的生活还不如寻常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