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皇子觉得母妃有些奇怪,但又不明白是为什么,只好乖乖地点了点头。
徐婕妤扶着他躺下,帮十四皇子掖好被子,柔声说道:“没事了,睡吧。”
待十四皇子睡熟后,徐婕妤走到桌前,面色阴沉地盯着桌上的杏仁酥。
彩月本和彩云一样,都是跟在她身边的宫婢。
她的怡景宫里有个小厨房,当初彩月之所以能入她的眼,就是因为做的一手好点心。
她的嘉儿,最喜欢的就是彩月做的杏仁酥。
彩云打量着徐婕妤,发现她一直盯着杏仁酥,问道:“娘娘,可是这杏仁酥有问题?”
徐婕妤低声说道:“你尝尝这杏仁酥的味道。”
彩云拿起杏仁酥,送到嘴边尝了一小口。
这杏仁酥做的很好,香松可口,可是……
彩月以前和彩云关系很好,做好了小点心,都会让彩云先尝尝,这个味道彩云很熟悉。
彩云的脸色也凝重了起来,看向徐婕妤,低声说道:“娘娘,这杏仁酥的味道和彩月做得十分相似。”
徐婕妤死咬着牙,眼底尽是狠意,低声问:“你确定她死了。”
彩云点点头,“奴婢亲眼见着她咽气的。”
徐婕妤在宫中浸淫多年,手中的人命何止彩月一条。
她偏就不信了,一个贱婢还能回来找她索命不成。
徐婕妤和彩云心里都想着事情,谁都没有注意到,床上的十四皇子眼角流下了泪水。
原来,彩月已经死了。
封嫣然午后习惯躺一会儿小憩。
这会儿光天化日的,顾靖安也不好过来,她就只能自己歇着了。
染香替封嫣然拆了头上的发簪,收进梳妆匣里。
打开梳妆匣的第一层抽屉,染香发现放在里头的白玉簪不见了。
她又将下边的抽屉打开查看,还是没有。
封嫣然见染香一层层的打开抽屉查看,问道:“怎么了?”
“小姐,姑爷送您的白玉簪不见了。”
封嫣然今日穿的是青绿的衣裙,所以换了支翡翠簪子,染香就把昨天带着的白玉簪收起来了,她记得就是放在梳妆匣的第一层抽屉里的。
封嫣然闻言也是蹙起了眉头,若是其他的丢了也就罢了,那支白玉簪可是夫君送的。
佛门之地怎会有人行偷盗之事,封嫣然觉得事有蹊跷,想着等夜里和顾靖安说一说这事。
同一时候,顾靖安那边收到了宫里来的消息,永盛帝急召他和顾承善即刻进宫。
来人催得急,顾靖安来不及和封嫣然道别,只好让言陌留下传话,自己先行离开进宫觐见。
催得这般着急,只怕是出了大事。
第100章 威远候意图造反
顾靖安到御书房的时候,里头已经聚集了不少人,品级高的官员几乎都来了。
顾承善是搭乘马车回来的,比顾靖安落后了许多。
永盛帝这时心情正阴郁,见太子迟迟不来,不悦地问道:“太子呢?”
顾靖安微微躬身答道:“皇兄与儿臣同时启程,应当也快到了。”
“哼。”永盛帝冷哼一声,没有再说话。
部分官员还不知发生了何事,但瞧着永盛帝的脸色,便能猜到定不是什么好事。
最近因着户部尚书的案子,查了不少人的底,问心有愧此时都在心里忧虑着,自己做的那些事是不是被知道了。
顾靖安也是在心中思量,他印象中前世这时候并没有什么大事发生。
顾承善姗姗来迟,见永盛帝黑着脸,急忙行礼说道:“儿臣参见父皇。”
“起来吧。”
永盛帝不满地看顾承善一眼,一样是从兰若寺过来,太子竟比老七慢了那么多,这是不把他的急召放眼里了吗。
但永盛帝现在没空和太子计较这个,开门见山说起了召集众人来的原因。
“冀州巡抚传来奏报,威远候集结大量流民,意图造反。如今谣言四起,说贪官横行,朝廷腐败,天灾示警,国运将尽,一群乌合之众已经闹着要拥立威远候为王。众爱卿如何看待此事?”
下首的官员纷纷对视几眼,官员开始纷纷出列说道:
“正所谓无风不起浪,臣以为,谣言四起,定是有人刻意为之。自古百姓造反,借谣言动摇民心、为造反造势的不在少数。若当真是威远候以谣言动摇民心,此人其心可诛。”
“流民素来不受官府管教,以往也发生过流民洗劫官府、商队等暴行,威远候若是有心利用流民,必成大患。”
“这流民因遭遇天灾,被迫背井离乡,方才成了流民。若是能将其安顿好,想必也不会不顾性命与朝廷作对。”
“以微臣之见,眼下当务之急应当是派人前往冀州,在威远候之前将流民安顿好,澄清谣言,稳定民心,这样才能避免发生祸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