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为慈也很无奈,他弟弟说的对,人总要有取舍,帝王有太多的身不由己。
后宫跟朝政挂勾,他尝试了三年,还是没能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除了刚登基的那三年,顾为慈借着大丧的借口,后宫没有进新人。
到了第四年,就陆续有人进来了。
有大臣的女儿,也有他国的公主。
每次有新人要进宫,顾为慈一定会去找长孙旖柔。
长孙旖柔问道:“今晚,夏侯家的小姐也会献艺?”
顾为慈轻轻点头。
长孙旖柔抱着顾为慈,依偎在他的怀里。
“五哥,你待我足够好了,我理解你的难处,不会生气的。”
长孙旖柔确实不曾与他置过气,而且,还把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
可她越是懂事,顾为慈就越觉得抱歉。
顾为慈抱着长孙旖柔,轻声说道:“柔儿,对不起。”
长孙旖柔仰头看他,轻轻摇了摇头。
“五哥,没有你,我不会撑到今天,也不会有现在的长孙家。是我该谢谢你,不管你做什么选择,我都不会有异议,更加不会怪你。”
如果,顾为慈还是当年那个失了势的王爷。
他们夫妻,也许就能一生一世一双人。
可是那样的话,长孙家不会沉冤得雪。
也不可能再重现当年的风光。
如果让长孙旖柔再选一次,她还是会选择今天这个结果。
当年长孙家出了事,所有人都要跟她撇清关系,唯独五哥没有放弃她。
这就够了。
这两年后宫陆续进了一些人,顾为慈对她还是一样的好。
她不贪心,她知足了。
帝后出来的时间会晚一些,顾为慈和长孙旖柔说话的时候,顾靖安夫妻俩,还有顾宣清已经在外面入座了。
乞巧宴不需要带孩子来,顾靖安夫妻俩和顾宣清坐的是隔壁桌。
顾靖安看着百无聊赖的顾宣清,小声说道:“你也老大不小了,今晚好好看看,有没有合心意的。”
“呵呵。”顾宣清干笑了两声,应道:“哦。”
顾宣清这两年其实有考虑过这事,可是吧,这些个大小姐,实在是……
乞巧宴的流程和往年的差不多,开始的时候还是穿针乞巧。
顾靖安对那些女眷也不感兴趣,他和封嫣然头靠着头,小声说道:“我现在还记着你当年站在里头的样子呢,转眼都过去这么久了。”
那时候他们还是刚成亲,现在孩子都六岁了。
封嫣然小声问道:“夫君觉不觉得我老了?”
顾靖安摇头,“没有的事儿,我们家嫣儿可漂亮了。”
顾靖安说的是实话。
他们家嫣儿现在站进去,那也是一群人里头,最好看的。
封嫣然被他逗得开心了,笑着说道:“真的?”
“真的。”
顾宣清看着头碰着头说话的夫妻俩,默默喝下了手里的酒。
周家的事过去那么久了,其实他也差不多能放下了。
可是这遇不到合心意的女子,他也没办法啊。
难道真的要娶个大小姐回家,凑合着过,还是算了吧。
到了那些官员家女儿才艺表演的时候,顾靖安没什么兴趣,就想着关心一下自家弟弟。
结果顾宣清也是一副兴趣缺缺的模样。
顾靖安问道:“一个都看不上?”
“七哥,你觉得她们好吗?”
顾靖安想了想,是不怎么样。
“你,还不打算娶妻?”
“再看看吧。”
顾宣清这一看,就又是好几年。
第681章 爹爹偏心
按照旧制皇帝可以出巡,体察民情。
礼部还专门有一套皇帝出巡的礼仪。
至于要不要出去,就看皇帝自己的意思。
顾为慈的孩子还小,让孩子代理朝政,他有些不放心。
正好顾靖安的孩子大了,他想带妻子、孩子到处走走,就和顾为慈说了这事。
顾为慈让他顺便体察民情,隔段时间就写封信回来。
早些年顾靖安夫妻俩去冀州的时候,建议那儿的小侯爷在山坡上植树,以防山坡上的泥沙被雨水冲到河道里。
这几年冀州的树木扎根长了起来,坡上的泥沙有了根茎的固定,被冲到河道里的情况有了改善。
河道里的淤泥减少了,夏季河道堵塞,水位上涨的情况就跟着有了改善。
河流中游几个水患频发的地区,这些年灾情都好了很多。
南夏这些年风调雨顺,农户的收成也好。
再加上顾为慈推行了许多新政改革吏治,百姓的日子也都舒坦了许多。
姐弟俩是第一次离开都城,到哪里都觉得新鲜。
封嫣然小时候就经常跟着哥哥到处玩,俩孩子像她,也喜欢到处玩。
顾靖安不用管朝堂上的事,天下太平没有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