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县官不能准时将税款交给布政使,那他们自己就得挨罚。
用杖责强迫大伙儿交税,针对的是有钱,不配合的。
有些人是真拿不出来,这时候就要靠那些钱多的,拿钱出来补上了。
自古以后,官商勾结不是没有道理的。
地方官要想做的好,很多时候都要靠那些富商掏钱帮忙。
“王爷,之前咱们这儿堤坝的维修,还有其他需要修缮的地方,都是林知府去找各位富商劝捐。还有留养局、育婴堂,也离不开他们的捐助。现在咱们一下抓了好些人,这钱就……工房和礼房那边的人,也头疼着呢。”
顾靖安这一趟抓了不少人。
以前私盐上不了台面,大伙儿要寻求官府庇护,掏钱自然很爽快。
现在这些人都被抄没了家产,是一个都指望不上了。
至于其他的老板们,除了那些做官家生意的依旧很配合,其他好多老板,连自家的税款都开始拖欠。
更别提出钱帮别人交税了。
以前漕运除了夹带私盐,也会帮着那些做正经生意的老板运送货品。
像这类货物转运,是需要付落地税的,以前江羽都会想办法给他们能省就省。
还有什么房契税,销售税都是掺了水的。
这边省下来了,那边大家才愿意掏钱。
顾靖安跟江羽可不一样。
前几天,书吏交给他税款登记明细,有几笔核算得不对,还被顾靖安退回去,重算了一遍。
该支付的漕粮,该支付的落地税,是一分都不能少。
那些老板现在可都不高兴着,更别说掏钱把税款补齐了。
第575章 别想让我们掏一个子儿
此时,城中一家饭馆内。
几位老板正围坐在一起喝着酒。
有人问道:“李老板,你们家税交了吗?”
“落地税都交了,销售税还没呢,先给他拖着。”
“这,万一他们传唤你到衙门,你打算怎么办?”
李老板无所谓地耸耸肩,理所当然地说道:“是他们没算清楚,能怪我吗?”
问话的人竖起拇指。夸赞道:“高,还是您高啊。”
李老板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笑得一脸得意。
另一人问道:“宁老板,你们家呢,交了没?”
“交了,咱们家是交的是茶税,我哪敢不交啊?”
宁老板看向身边的另一人,“林老板应该也交了吧?”
这林老板是做官盐生意的,宁老板做的是茶叶生意。
这两种生意,都是得到朝廷允许才能做的。
他们当然不敢跟顾靖安作对。
林老板点头说道:“肯定是交了,我们胆小,可不敢违背衙门的意思。”
有人阴阳怪气地说道:“诶,现在私盐生意都没了,这点税款对林老板来说,也算不上什么。”
林老板端起酒杯,跟那说话的人碰了一杯。
“你就别取笑我了。”
有人附和道:“这话可不假,以后在这淮城内,没有人可以跟林老板抢生意了,以后您这生意啊,是一本万利。”
林老板笑了笑,没有反驳。
以前有私盐在的时候,多少会影响到林老板的官盐生意。
现在没了私盐,大伙儿只能去林老板那儿购买官盐,他最近的收入确实很可观。
有人问道:“林老板,那资助育婴堂的钱,您应该也给了吧?”
林老板点头,有些抱歉地说道:“不好意思啊各位。”
他这官盐生意可是想一直做下去的,那不就得配合官府办事。
先前那个还拖着税款的李老板说道:“林老板,你和宁老板这情况我们可以理解。”
他看向其他几位老板,“不过我们可说好了,不能就这么老老实实把钱交了。”
“是啊,这换了个官,咱们的赋税一下子高了那么多,长此以往不行啊。”
有几位胆子较小的老板有点不放心。
“可是,咱们这么做,万一惹怒了上头那位?”
“那毕竟是朝廷派下来的人,他能把那些私盐贩子都给揪出来,估计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这万一把人惹急了,会不会……适得其反?”
他们都还不清楚顾靖安的王爷身份,只是知道是上面派下来的钦差。
李老板丝毫不担心,安抚道:“你们放心,咱们又是说不交,只是给他拖一拖,再说了,他收的那么多,咱们总得核对清楚不是。”
另一位老板说道:“李老板说的对,咱们做生意也不容易,难道你们就愿意每年都白白给朝廷掏那么多钱。”
“赋税呢咱们是会交的,至于补税的钱,他就休想我们出了。”
这可不是他们的义务,以前看着林知府的面子,他们多少都会掏一点,让林知府好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