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办漕船这差事挺闲的。
第一批漕船没问题了,第二批照样做就成。
顾靖安不用天天盯着,偶尔去看下进度就好。
有些钦差下来办公,领的如果是闲差,当地的官员就会带着他们到处玩。
但顾靖安不喜欢那些官员围着他打转,就都回绝了,自己带着封嫣然到处玩。
江羽听说过定王与朝中大臣往来甚少的传闻,觉得这做法和传闻一样,也就不担心招待不周了。
这天,顾靖安难得主动去了趟知府衙门。
知府听说以后,立刻迎了出来,“殿下,今个儿可是要去哪儿巡查?”
顾靖安这次下来是督办造漕船的事,所以负责招待顾靖安的,主要还是江羽这个漕运总督。
知府跟顾靖安还没接触过几次。
这会儿见顾靖安找上门来了,知府不免有些紧张。
私盐的生意,他也掺和了一脚,他在心里告诫自己,可千万不能说漏嘴了。
“不。”
顾靖安拿出一份公文给知府。
“这是本王刚收到的,朝廷打算将盐价再上调一些,林大人尽快拟好榜文,通知下城中的盐商,将此事告知百姓。”
林知府接过顾靖安手中的公文,仔细看了看,问道:“殿下,为何忽然要将盐价上调?”
官盐的价格本就不低,再上调就有些过高了吧。
顾靖安解释道:“开凿运河,造新漕船的花费不小。再加上这个时候,各地都展开了运河疏浚的工程,征用了许多民工,导致朝廷这段时间开支增加了许多,所以就利用上调盐价,增加国库收入。
知府点头。
雨季要来了,各地的运河都需要疏浚,这个林知府是知道的。
“好的,下官这就命人张榜,告知百姓。”
顾靖安提醒道:“林大人,到时候若是百姓有什么成见,还希望你能安抚好,别出了什么乱子。”
林知府躬身应道:“是。”
顾靖安说了这事以后,就回去了。
林知府看着手中的公文,若有所思。
官盐的价格上涨,这可是他们做生意的好时机啊。
可是顾靖安现在就在淮城里,在他眼皮子底下做私盐买卖,会不会太过冒险了?
这事还是问问江羽吧。
入夜,林知府私下约见江羽,问道:“总督大人,盐价上调的事,您可听说了?”
江羽点头,“听说了。”
“大人,这时候可是私盐卖的最好的时候,可咱们偏偏又把手里的生意都停了。”
林知府说着,变得吞吞吐吐了起来。
“您看,这,咱们,难道就这么,不做了?”
江羽其实也有些心动,可是就在顾靖安的眼皮子底下做私盐买卖,一旦被发现,他们都得玩完。
江羽想了想,说道:“你让豪哥那儿的把沟,去探听下外边的风声。这件事非同小可,若是出了事,咱们一个也逃不掉。回头你去问你那边的人,我呢,去问我手下的人,咱们看看大伙儿的意思。”
“成。”
这要是出事了,一个都别想逃,那就让大伙一起决定。
江羽负责的主要是私盐的运输,他背后还有个大盐枭。
刚才江羽提到的豪哥就是那大盐枭,盐帮的老大。
江羽他们除了帮豪哥送货,也会跟豪哥拿货,让各自的亲眷去贩卖私盐。
在盐帮里,负责探听消息的人叫做把沟。
经过把沟的打探,盐价上涨以后,很多百姓起了购买私盐的念头。
不止百姓,还有不少商户也有这方面的想法。
富贵险中求,眼下愿意购买私盐的人那么多,能赚不少钱。
一众官员商量以后,决定冒险继续干私盐买卖。
第554章 盐帮
豪哥全名叫黄子豪。
以前是个地痞流氓,后来混出了名堂,人家就喊他豪哥。
做私盐买卖的,有很多都是地痞流氓。
他们没什么本事,游手好闲,无恶不作。
也找不到什么正经赚钱法子。
横竖他们不怕死,看私盐利润丰厚,就都做起了私盐生意。
这些地痞一般都是从二道贩子那儿购买私盐,然后再转卖给一些穷苦百姓,挣点差价。
对于他们这个阶层的人来,小盐商吞并大盐商,是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事。
黄子豪好勇斗狠,还讲义气,很快就成了一群地痞的大哥,收了一帮子小弟。
有了小弟以后,黄子豪的私盐生意就越做越大,后来黄子豪干脆把卖私盐给他的那二道贩子给做了,自己升级成了高一级的二道贩子。
就这么一步步往上,最后,黄子豪抢了人家的盐场,成了禹州一带的盐枭。
想要做好私盐生意,门路自然不能少。
黄子豪贿赂了许多官员,其中就包括江羽这个漕运总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