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靖安方才观察的没有封嫣然仔细,若是按照封嫣然说的方式排列士兵,这不就是……
“鸳鸯阵。”
封嫣然点头,她没有排兵布阵的经验,但是她看过不少兵书,名将戚将军曾创立此阵,因士兵并列两排,左右对称,故称鸳鸯阵。
眼前的阵法渐渐成型,顾靖安看着眼前的阵形,这个阵形似乎没见人摆过。
封嫣然看着眼前的阵形,本还有些担忧的神情忽然变成了欣喜。
她看向顾靖安,兴奋地说道:“九军八阵,这是八阵法。”
第223章 她有些不对劲
随着天下纷争不断,不断有世家大族销声匿迹,不少独门秘术也随之失传。
八阵法已失传多年,传闻当年齐国大将曾靠此兵法战无不胜,因此被后人广为流传,但其阵法究竟是个什么模样却众说纷纭。
有人根据其名,推测八阵法乃是八卦阵型。
封嫣然学习奇门遁甲,也有研究此术的人,推测八阵法和奇门遁甲有关,八阵便是开、休、生、伤、杜、景、死、惊八门。
可不管后世如何猜测,始终都没找到有关八阵法的古籍。
封嫣然看着眼前的木头兵,士兵按照井字分成九军,将率领部分士兵居中,其余八军分布四周。
战鼓声按照一定的节奏敲击着,木头兵手中的阵旗一挥。
阵中的木头兵开始变换阵型,中军不动,四周的八军则是由方阵变成了圆阵。
之后鼓声再次响起,圆阵又变成了锥形之阵。
臻儿不懂行军打仗,看得云里雾里,她侧头看一眼顾靖安和封嫣然。
见他们都是全神贯注地盯着这些个木头兵看,猜测这阵法定有玄妙之处,便暗暗将这些木头兵的站位记了下来。
顾靖安看着眼前的阵法,心中同样是兴奋得很。
四周八阵的士兵可根据敌军、地势等临时改变阵型,这就是八阵的精妙之处。
忽然战鼓声急促了起来,顾靖安脸色一变,说道:“不好,这是进攻的信号。”
士兵在阵中都是根据战鼓、阵旗的指示行动,封嫣然甩出长鞭,将木头兵手中的阵旗取下。
顾靖安也快速飞身上前,取下木头兵手上的鼓槌。
鼓声戛然而止,木头兵保持着进攻的姿态,不再有动作。
见这阵仗几乎和正常练兵时一模一样,顾靖安笑道:“这墓主人还在墓里练兵,有意思。”
封嫣然又想起方才那鸳鸯阵,说道:“也许墓主人身前是位名将,就喜欢练兵、研究阵法。”
臻儿对这些一窍不通,她比较关心接下来要怎么办。
“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这些木头兵现在还在下边站着,他们要是下了阶梯,会不会又被攻击。
封嫣然看了看四周,“我们从边上走,绕到后面看看。”
那些木头兵出来后,三侧的石门依旧大开着。
三人放轻脚步,从木头兵阵型边上绕过,走到士兵正后方的石门前。
里面的石室比这练兵的石室小上许多,里边也没有棺椁,空荡荡的,只有正中央摆放着一张石桌,石桌上还摆了个笔筒。
臻儿问道:“这石桌是不是什么机关?”
封嫣然和顾靖安对视一眼,说道:“我们去看看桌上有什么?”
三人走近后才看清,桌上的笔筒里放着的不是笔,而是数十支象牙制成的小棍子。
封嫣然试着碰了碰笔筒,发现这就是普通的笔筒,不是什么可转动的机关。
臻儿看着里面的小棍子,问道:“这些是什么?”
封嫣然看着桌上的纵横的方格,还有格中摆放的象牙棍,说道:“这是算筹,用来解算术的。”
顾靖安打量着石桌,“这桌上的算筹是固定住的,墓主人是不是要我们算这道题?”
封嫣然从笔筒里拿出算筹,毫不犹豫地开始摆。
“夫人,您算得这么快?”
封嫣然一边摆着,一边说道:“九章算术里有这题,有积二万五千二百八十一步。问:为方几何?答曰:一百五十九步。”
她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这题竟然和书上的一模一样。
封嫣然将算筹摆成一百五十九,最后一支算筹落下,石桌前又有一道石门缓缓打开。
墓主人的棺椁出现在三人的眼前。
臻儿的嘴角印制不住的向上扬起,快步走到椁室中。
封嫣然走在臻儿的身后,隐隐觉得她有些不对劲。
臻儿看了看四周,没有什么珠宝玉器,就只有孤零零的一副棺椁,怎么回事?
封嫣然的声音从她身后传来:“臻儿姑娘,我们还没找到虱虫,你是不是高兴得太早了。”
臻儿收敛了笑意,解释道:“尸体腐烂后会生出虱虫,即便化为白骨,虱虫也能在棺中存活,甚至在墓中繁衍。我们这一路都没见到虱虫,不如开棺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