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夜,夫君重生成了忠犬+番外(113)

作者:木兰丶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听完顾靖安的安排,威远候起身朝着他们夫妻二人深深鞠了一躬。

“王爷、王妃竟如此为百姓考虑,本候感激不尽。”

他对顾靖安夫妻俩也是真的感激,如果今日永盛帝派的是其他人过来,他未必会得到今日这个结果。

和威远候谈妥以后,顾靖安将连夜写好的折子,命人六百里加急送去都城。

这事眼下也只是他们拟好的计策,最后能否实施,还是要永盛帝点头。

为了说服永盛帝,顾靖安特意在奏折中写明,治理好了冀州的水土,对利州、禹州的水患也有好处。

这些年,朝廷治水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却收效甚微。

这次治理冀州,虽说朝廷需要花费大量银钱,但出力的是流民,可以省去大笔的工人费用。

若是能因此减少利州等地的水患,还能省去了日后赈灾、治水的费用。

再者,近日贪官屡被查处,接连抄了顺天府尹、户部尚书、河北布政使等一众贪官的府邸,朝廷的国库也充盈了不少,眼下要在再调拨银两给冀州也不成问题。

永盛帝看着顾靖安的折子,思虑半响,提起朱笔,同意了顾靖安的治理冀州,安抚流民之策。

顾靖安有把握永盛帝会点头,等永盛帝批示的这几日,顾靖安和封嫣然连带着俞书棠,开始划分土地,制定给各个流民的田地大小。

等收到了永盛帝同意的消息,顾靖安便命人将给流民分发土地,让众人植树、修筑梯田等事项一一写明,在城门口张榜告示流民。

为了避免有人看不懂,俞书棠让扮成流民的画廷给大家解说清楚,并且带头去领地种树。

城门口,画廷站在榜文边上,大声说道:“乡亲们,这朝廷的意思是要分给咱们几块地,让咱们用于盖房居住,还有种植庄稼、果树。”

听到种植庄稼,有人问道:“不是说冀州种不了庄稼吗?”

“乡亲们放心,这榜文上说会教着咱们如何改良土地,用于种植庄稼,到时咱们只要照做这庄稼便能养活。之后的几个月朝廷会给咱们按每户的人头分发银钱,同时还给咱们免了三年的赋税,等到这三年后咱们生活稳定了,再另行征收赋税。我瞧着这法子不错,乡亲们觉得呢?”

这段时间画廷在流民里头混得不错,当初闹事也是他开的头,不少人都习惯唯他马首是瞻。

众人纷纷点头附和:“是不错,过几个月就要入冬了,趁现在能盖个矮房避避风,也是极好的。”

“是啊是啊,我听着也觉得不错。”

“定王这是真心有在我咱们考虑啊,可比那些地方官好上太多了。”

“就是,定王不愧是大将军,心怀天下,哪是那些不作为的小官能比的。”

“每个月能领银两,三年之内还没有赋税,这听着可比禹州更好啊。”

画廷见众人都认可了这做法,笑着说道:“那还愣着做什么,咱们去府衙领地吧。”

众人闻言纷纷应道:“走走走。”

第140章 永盛十一年的新科状元

流民一路流亡过来,身上早就没了像样的衣服。

除了购置盖房需要的砖瓦,修筑梯田需要的工具,封嫣然还让人订购了大量的棉布、棉花给流民缝制新衣。

此次负责押送钱粮的士兵,也都前去帮着流民盖房。

等到房屋建好了,流民有了落脚处,再开始去上山植树,修筑梯田。

上山的活都交由男子来做,女子则留在家中缝制衣裳,被褥。

这些流民里头有一家子流落到冀州的,也有孤身一人流落的冀州。

那些女子做好自家的衣裳、被褥,还会用府衙给的布料继续缝制,之后府衙会回收成品,给她们结算工费。

府衙回收的衣裳、被褥,都是给家中没有女眷的人准备的。

顾靖安这几日时常会带着封嫣然四处查看众人办事的进度。

今日他们行至府衙,正好遇上了那些孤身一人的流民来领制好的衣裳。

封嫣然和顾靖安在边上与俞书棠说着话,忽然她瞧着有个人有些眼熟。

那人与封嫣然的视线对上,急忙低下了头,微微侧过脸,似乎是想避开封嫣然的视线。

封嫣然见他领了衣裳,便匆匆离去,对身侧的顾靖安说道:“夫君,我好像遇见了认识的人,我去看看。”

说罢,也不等顾靖安应答,匆匆走了出去。

顾靖安看着封嫣然的背影,眉头微蹙。

这一趟过来领衣裳的,都是些家中没有女眷的男子,那嫣儿认识的人,应当也是男子。

思及此,顾靖安不再理会俞书棠,抬脚跟了出去。

封嫣然小跑着出了府衙门口,往路两边看去,见到那有些熟悉的背影,唤道:“文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