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株洲刺史韦学就磕了个头,伏在地上不起身。
“起来吧。你好歹也及时疏散了百姓。”赵承嗣说。
他刚来,还未开始体察民情就处置了一个官员,会搞得人人自危。
“谢皇上开恩。”
韦学起身后,恭敬地说:“皇上、皇后娘娘、太子殿下和长公主殿下一路舟车劳顿,想是累了,请移步至刺史府休息吧。”
赵承嗣拒绝了他的请求,淡淡的说:“这刺史府朕就不去了,驿站已经准备好了。朕和皇后还有太子去驿站就好了。”
韦学迟疑了一下,但到底不敢违抗皇上的命令,只说:“是,谨遵皇上吩咐。”
赵承嗣带着季念柔他们上了御辇,全程没让百姓们看见他们的脸。
御辇上,赵君璟忍不住问赵承嗣:“父皇,咱们为什么不住刺史府啊?又为什么不让百姓见一下咱们呢?”
赵承嗣翘起了二郎腿,然后说:“想不明白吗?那父皇问你,咱们南巡是为了什么?”
“体察民情啊。”赵君璟毫不犹豫地回答说。
赵承嗣点了点头,继续说:“那熠儿觉得你所看到的都是真实的吗?”
赵君璟挠了挠头,好像知道了父皇不入住刺史府的原因。
“也不一定,肯定会有些官员弄虚作假,伪造出一派繁荣的假象。”
赵承嗣笑了笑,摸了一下他的头说:“能想清楚就好。
咱们一旦入住了尚书府,一举一动都被那株洲刺史看着眼里。若百姓也认得我们,到时官民串通,我们所看到的,就只是别人想让我们看到的。”
赵君璟仰着脸说:“所以,父皇此时不让百姓看见您,是为了日后好微服私访?”
“聪明,父皇就是这样子想的。”
赵承嗣揽上他的肩膀温和地说:“等你日后坐到了父皇这个位置的时候,也要学会这样做。知道吗?”
“嗯,儿臣知晓了。”
到了驿站,赵承嗣等四人下了马车后,驿站的管事急忙出来迎接。
“参见皇上、皇后娘娘,太子殿下和长公主殿下。臣有失远迎,请皇上恕罪。”
“无妨,房间可收拾出来了。”
“回皇上,您和皇后娘娘,还有太子殿下和长公主殿下的房间都准备好了。里面请。
赵承嗣四人便进了驿站,赵君璟和赵熹玥分别去了他们的房间休息。
刚来到株洲,总要休整一下,休整好了才有精力去游玩……和体察民情。
南巡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游玩嘛,人生苦短,应及时行乐。
第226章 昭武十三年
休整之后,赵承嗣就带着季念柔他们换上寻常百姓的衣服到了街上边游玩,边观察百姓的生活。
出乎意料的,这里百姓的生活不说富足,但也算是自给自足,都能靠自己的手艺赚钱。
这里的每个人都很和蔼,这是装不出来的,相由心生。看来,韦学把这里治理得很好。
见此,赵承嗣就放心了,安心地和季念柔他们一起在大街上、花田里畅快惬意地玩耍。
他们一起在株洲停留了五天,然后就继续南下了。
南巡历时三个月,四人几乎把半个大齐都看了个遍。
赵君璟和赵熹玥若干年后想念父皇母后的时候,总会想起这次南巡。
那是多么开心的一段时光啊!父皇母后健在,他们也还是在父母羽翼下的雏鸟。
……
昭武十三年,昭贤皇后突发恶疾,药食无医。
据李太医所说,皇后娘娘身体一直不大好,只能精心养着,一场大病就能夺了她的命。
而这时,季念柔缠绵病榻,床榻旁是伤心欲绝的赵承嗣、赵君璟和赵熹玥三人。
季念柔抓过赵君璟和赵熹玥的手,忍着疼痛挤出一个笑容说:“熠儿和乐儿以后要好好听父皇的话。”
赵熹玥一个劲地摇头,哭着说:“我不要,我不要,母后你一定会没事的。”
“听话。”
季念柔皱起眉头,笑容维持不住,痛苦使得她的面目有些狰狞。
赵熹玥见季念柔的样子,赶紧说:“我听话,我听话,母后不要生气。”
季念柔又看向了赵君璟,“熠儿?”
赵君璟连忙点点头说:“熠儿也听话。”之后,他便一直跪在那里默默地哭泣,眼泪一滴一滴不停地落下。
季念柔又重新露出了笑容,有气无力地说:“熠儿,先带你妹妹出去吧,母后有些话想和你父皇说。”
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她想和赵承嗣单独待在一起。
赵君璟便把哭到脱力的赵熹玥半抱了出去。
赵承嗣抓住季念柔的手按在他的脸上,泪眼婆娑地看着她。
季念柔轻轻地叫了他一声,“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