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承嗣看着赵君璟拉着引绳的手说:“熠儿的手好些了吗?”
听到赵承嗣的话,季念柔也把目光转向赵君璟。
“父皇母后不用担心,儿臣昨晚用了李太医的药,今日起来,已经好的差不多了。”
季念柔点点头说:“那就好。”
一家四口又一起放了会儿风筝,才回到殿中用午膳。
赵熹玥这时看着赵承嗣和季念柔问:“父皇母后今日没有用早膳不饿吗?乐儿今早想去叫父皇母后起来用早膳,皇兄却不让乐儿打扰你们。”
赵承嗣轻咳一声掩饰尴尬,赵君璟则带着揶揄的笑容看向他,看他要怎么解释。
季念柔低着头,没脸看乐儿了,她气恼地掐了一下赵承嗣的大腿,你自己跟你女儿解释吧!
赵承嗣吃痛,却不敢高呼,支支吾吾地说:“昨夜父皇和你母后睡得晚了些,所以今日才醒得晚了些。皇兄拦住你是想让父皇母后多休息休息。”
“可是父皇母后为什么睡得那么晚呢?”
赵熹玥歪着头疑惑地问,一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架势。
“嗯……这。”
这要怎么回答呢,赵承嗣不知所措。
“来,乐儿,这是你最喜欢吃的龙虾,今日的龙虾格外美味些。”
赵君璟夹了一只剥了壳的龙虾放到赵熹玥的碗里,赵熹玥瞬间就被转移了注意力。
她夹起龙虾放进嘴里,咀嚼了几下,小脑袋一点一点的,显然很满意。
“嗯,果真很好吃,皇兄果真没骗我。”
“好吃就多吃点。”赵君璟又夹了一只龙虾放到赵熹玥碗里。
赵君璟余光瞥见父皇肉眼可见地松了一口气,心里忍不住在想:这个家要是没了他,父皇和母后得尴尬死。
成功略过这个话题,四人正常用膳起来,赵承嗣提起了一件事。
“我登基已经差不多有九年了,还没有好好巡视过我大齐的国土,所以,我今年打算南巡。”
说起这个,赵君璟就来了兴趣。
“南巡?那儿臣岂不是就可以看见真正的江南了?儿臣要跟父皇一起去,父皇可不许把儿臣留在京中。”
本朝可一直有皇上出巡,把太子留在京中监国的旧例。
赵承嗣夹了块肉放到赵君璟碗里,然后说:“别急,没说不带你去。”
成大事者,最忌纸上谈兵、固步自封。大齐的江山那么大,熠儿总要一一见过,有所了解才是。
赵承嗣笑着和季念柔说:“此次南巡就当成一次游玩,咱们一家人好好地把大齐的风土人情都领略一遍。”
柔儿爱自由,他既用爱给她画了牢,那就也用爱带她走出牢笼,和他一起看看世间,然后她再回到他怀里。
季念柔放下了碗筷,兴致高涨地问:“咱们什么时候出发?”
南巡要准备的东西很多,时间短的话肯定来不及筹备。
第223章 登船
“等天气暖一点,我们再出发。这段时间,柔儿可以好好准备准备。也可以找找沿途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到时候咱们一起去那些地方看看。”
季念柔重新拿起了碗筷,笑着说:“知道的以为你是去巡察,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游玩的呢。”
赵承嗣对季念柔的揶揄照单全收了,还美其名曰:人生苦短,要及时行乐。更何况,他这是与民同乐。
用了午膳之后,赵承嗣和赵君璟就去承乾殿处理政务了,还发了一道要去南巡的圣旨,晓谕天下。
各州各府的官员收到了消息后,都准备起来,盼望着皇上南巡可以经过自己的辖区,这可能是他们这辈子唯一能面圣的机会。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春天不会来临。
一个月后,天气转暖,赵承嗣就带着季念柔和一双儿女踏上南巡的路。
南方水网密布、河道发达,所以赵承嗣选择了走水路。
赵承嗣等四人带着伺候的宫人坐上了为首的御船,后面是官员的船跟着。
赵承嗣一声令下,大船便缓缓移动,渐渐离岸。岸上的官员跪下高呼:
“恭送皇上、皇后娘娘、太子殿下和长公主殿下,祈愿皇上南巡一切顺利。”
气势如虹,场面浩大得犹如大军开拔。
御船上,季念柔抱着赵熹玥,温柔地问:“乐儿,晕不晕?”
赵熹玥没走过水路,赵承嗣和季念柔都担心她会晕船,所以带了不少治眩晕的药物,也备了新鲜的橘子皮。
好在赵熹玥和她皇兄一样,也没有晕船的迹象。
“母后,乐儿不晕,母后不会担心。”
“那就好。”赵承嗣走过去摸了摸她的额头,说:“有不舒服的话,乐儿要说出来。”
“好。”
赵承嗣转头寻找着赵君璟的身影,看见他趴在窗口处新奇地看着碧绿的湖水,还试探性的摸了摸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