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皇帝只想护妻护儿+番外(113)

第163章 任命

赵承嗣搂住他,防止御辇不稳,他会受伤。

“好了,坐好,熠儿说父皇没生气,父皇便没有生气。”

赵君璟乐呵呵地坐好了,他父皇果然好哄。

凤栖宫里,季念柔醒得迟了些,她醒后有些奇怪,今天乐儿竟没有来找她。

她问润柳:“乐儿呢,往日里她不是早早就来吗?还不让本宫睡懒觉,今日怎么人影也不见一个。”

润柳笑着说:“皇上心疼您昨晚劳累,特意和长公主殿下不要扰了您休息呢。”

“好你个润柳,都敢取笑本宫了。”

“哪里是取笑娘娘啊,皇上和娘娘恩爱,奴婢瞧着心里高兴。”

润柳表示很冤枉。

主仆俩玩笑了一会儿,季念柔又问:“皇上和太子殿下那边怎么样?皇上没有责罚太子吧?”

润柳一脸奇怪,“没有啊,皇上和太子殿下还和往常一样。今日皇上和太子殿下在去金銮殿的路上遇见,皇上还让太子殿下上了御辇呢。”

润柳昨日不在殿里伺候,自然不知道殿里的礼物波折。所以不知道娘娘为何会有此一问,皇上对太子殿下一向宽容,怎会处罚?

季念柔听到这话后放心下来,“那就好。”

看来赵承嗣嘴上说着要罚熠儿,但心里还是心疼他的。

金銮殿上,赵承嗣问叶子昂和季天骄:

“在朕离开的这段时间里,京中可有发生什么事?”

“回皇上,皇上洪福齐天、龙威日甚,就算皇上不在京中,也不敢有人兴风作浪,京中一切都好。”

“如此甚好。”

赵承嗣满意地点点头,接着他又说:“陕州发生的事情你们也知道了,陕州刺史被朕革职了,需要挑出新的人选,你们觉得谁合适。”

众臣正想回话,却被赵君璟抢了先。

“父皇,儿臣认为工部侍郎黄忠泽可担此重任。”

赵承嗣轻挑了一下眉头,问:“何以见得。”

“回父皇,儿臣在和黄大人治理黄河水患时,黄大人提出了很多独到有用的见解,可见,他是有这方面的能力的。

此次黄河水患虽解决了,但难保以后不会有复发的时候,所以儿臣觉得派黄大人任陕州刺史有利于治理黄河。”

再者,黄忠泽在黄河水患和突发瘟疫时,都不顾危险奔走在一线,是个关心的人。这样的人,最适合放到地方去当父母官了。

但赵君璟没有说出这个理由,他怕黄忠泽丢了他为国为民的初心。

赵承嗣听了熠儿的话很高兴,他的熠儿会看人了。

他便看着黄忠泽说:“太子殿下举荐了你,那你呢?可愿去担任陕州刺史?”

黄忠泽站出来,兴奋地说:“叩谢太子殿下的知遇之恩,臣愿意。”

没想到跟随太子殿下去陕州走一遭还能有这样的意外之喜。

能外放为官,虽不如在京城办差那样显赫体面,但他能远离朝堂上的尔虞我诈,可以一心为民办事。

还是陕州这样多发水患的地方,他可以尽情地施展他的才华,何乐而不为呢?

“好,那朕就任命你为陕州刺史,择日赴任。待到花开时,莫忘了栽花人。”

言外之意是不要忘了太子的知遇之恩,以后成为太子的助力。

“谢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第164章 秋猎计划

新的陕州刺史选出来了,又没有什么重要的事,赵承嗣就退了朝,和熠儿一起回了承乾殿。

在经历了几年的扎马步之后,赵君璟已经在开始学习一些简单的招数了。

现在赵君璟在练剑,太子少傅刘武在一旁指导他。

赵君璟所用佩剑是赵承嗣去年特意为他寻的,上面还刻着他的名字。

赵承嗣看奏折看累了,便想来看一下熠儿练武的情况如何。他到时,赵君璟正好耍完一套剑法。

小小年纪便如此英姿飒爽,怪不得前陕州刺史的女儿硬要往他身边凑。等他长大后,怕是京城女子都要芳心暗许了。

赵承嗣这样想着,手鼓起了掌,笑着称赞:“剑法学得不错。”

刘武见了他赶紧跪下行礼,“拜见皇上。”

赵君璟却跑到他面前高兴地叫他:“父皇,你怎么来了。”

“父皇批完了奏折,便想着过来看看你。擦擦汗,别感冒了。”

赵承嗣把丝巾递给他,看着他擦干了汗之后才对着刘武说:“起来吧。”

“谢陛下。”

他早已经习惯了,只要有皇后娘娘、太子殿下或者长公主殿下在的地方,他们这些臣子总是会被忽略。

赵承嗣坐在石凳上对赵君璟说:“父皇看你的身子恢复得差不多了,今年的秋猎就照常举行吧。”

赵承嗣本身对秋猎这件事并不热衷,秋猎说白了无非就是那些王公大臣们表现的地方,他也就是去镇镇场子。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