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遇上荒年(38)

作者:一时雨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行!我今日进城买。”蒋刚说,这是小事。随后想了一下,都要进城里干脆把田地也买了,“爹娘,我有事情同你们说一下。”等父母看过来,他继续说:“这次进城我打算去府衙登记买上两亩地和一处宅基地。有田地种植和住的地方,我们一家人在溪山府这期间就不用担心吃住的问题了。”

蒋父蒋母傻住了,这可是大事情!

买田地和宅基地这么大的事情就只跟他们说一下,还没经过他们同意就自己做决定,蒋父蒋母当即反对,同意蒋刚买田地和建房子。

蒋父更是气的训斥起了蒋刚,说他们家是要回蒋家村的而不是在溪山府落户,怎么能在溪山府买田地,何况还要建房子,这得花多少银两。他们说不定明年就能回蒋家村,买了没半点作用处,甚至还会亏掉花出去的银两。

“谁提出在要溪山府买田地建房子的?是不是老二?”蒋父质问。

“不是!”蒋刚想也没想就否认,“是我们大伙商量着,逃荒到溪山府总不能就无所事事,我们就商量下来,买一两亩田地用来种植粮食,明年灾情结束我们回乡野也能有粮食吃,要是灾情继续下去,我们不至于确粮食,说不定粮食紧缺下还得断粮食。”

“我知道爹娘你们考虑着银两问题,这次银两我来出,就买个荒地种番薯。我们不在溪山府落户就不用买水田。”

“溪山府冬季下雪,春季下雨,我们又靠着山不远,那会更冷。搭棚容易透风渗水。儿子想着建个简单泥石房,也能给你们一个好的居住环境,不用那么辛苦熬着。”

蒋刚是拿捏住父母的软肋,说是心疼父母才考虑买地的,也是为明年不怕没粮食,买荒地种植番薯也花不了多少银两。

蒋父听儿子这么一分析,也觉得买了也用不了多少银两,南下路上家里还赚额外到几十两,用这银两买荒地和建房子,一家子能住好些,明年灾情还继续也不用担心粮食问题。

蒋刚这边说服了父母,蒋方逵那边直接提出来父母就同意了,包括他那几个叔伯,都觉得这主意不错。蒋一鸿还是和家里人解释一番,他家父母都让他做主,也就是同意了。

蒋绍升和蒋大河家就极力反对。蒋绍升父母多花一分都肉疼,要花上几十两的事情,什么理由都没用,绝对不同意。

蒋大河家十几口人,就靠着蒋大河赚到钱供一家子生活,在村里有田地了就不怕饿肚子。逃荒南下一家子吃住都要用到银两,花银两买荒地和建房子,得花出一大半银两,接下来日子一大家子能吃饱肚子?蒋大河就不再提了。

经过家人同意觉得买地和建房子的几个又跑去找蒋霄。他们想着买的地方还是靠一起会更好。他们来就从蒋阳口中得知他家的田地和宅基地已经买好了,就等着明天移帐篷过去居住,就可以开始找人建房子和种植了。

蒋一鸿问:“阳子,你家买了几亩荒地?在哪买的?我们也去府衙登记买!”

“不知道!我哥没说!”蒋阳道。

“你不是说你家买了地吗?怎么会不知道?”蒋方逵说。

“哦,我没去!我哥他一个人去府衙把地买了。买回来才告诉我的。”蒋阳说,“没问买在哪啊!反正明天搬过去就知道了!”

这个不管事三弟还真一问三不知,蒋刚叹气:“还是去问阿霄吧。”

蒋刚、蒋一鸿、蒋方逵三人只好去问当事人了!

就不知道蒋霄会不会不理他们,让他们自己去选地。

蒋霄倒没隐瞒在哪处买的,他们要买哪他没意见,何况这没什么好隐瞒。他就没说买了多少亩田地。

以至于——

几人到府衙说出要买荒地和宅基地,还是南边那一带。府衙农官开始还意外怎么有灾民来买地,一看户籍是蒋家村就淡定了,蒋家村的人买地和宅基地他不意外了。

农官熟练的打开南边那带與图,指着上面划分出来几大处,有田地和荒地,荒地上能建宅基地,让他们选一处买,要买上多少亩地,要是整片买连测量都省下了。

好比那个蒋霄,百亩田地就是整片买了。

蒋刚他们就买一亩两亩和一亩宅基地,那就要安排衙役去测量。

去测量蒋阳也跟着过去,顺道提前看看他们居住地方。到南边那片地后,看着高山环绕,溪水清澈,杂草丛生的田地荒地,他们没嫌弃,反而觉得山清水秀,除去杂草是个好居住的地方。

衙役把不能再卖的地方划分出来让他们选。几人看着最靠山脚下那片上等田,上等田之外的那一大片荒地,位置好还靠水源,而且风景好。荒地一部分种菜种番薯,然后隔不远可以建房子,这得多好。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