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行动组的任务主要分布在欧美国家,实际任务量会减少四分之三,但在“朗姆”电脑的任务记录上还是和尊尼获加一样满满当当的行程,而做任务自然是安排别人易容顶替。
一个月后——
梨木芸从亚马逊热带雨林专属训练营中开始选拔成员,第一支配有战地自媒体的“武装救援小队”正式成立,目的暂时定为试探被救人民的反应还有各国网民对他们行为的看法,地点定在非洲的A地点,期限是一个月。
“这次的任务以救人为主,不用提供粮食和药物。切记:教人打猎比直接送食更有用。”
“作为第一小队的先锋成员,你们是勇气可嘉、能力优秀的。我已经窥见一个月后的捷报,再见,珍重。”
梨木芸特意坐私人飞机到训练场内与第一小队见面,她看着面前这群二十到三十岁之间,有着各色人种的青年,他们的脸上除了隐藏用的迷彩还有坚毅,她严肃地将右手五指并拢变掌举起,指尖轻触太阳穴敬礼。
“我是Rei,是你们真正的老大。记住,我与你们同在。”
夕阳的红光照在梨木芸的背上,逆光的她站得笔直而标准,眉目间的英气与肃杀并存。
“老大,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整齐划一、震耳欲聋的声音在训练场内响起,一张张年轻的脸上对未知的将来充满着斗志,他们或许活不到最后见证乌托邦国度的建造,但能为梦想的城池添砖加瓦便足够了。
这些青年多数是这几年梨木芸时不时和基安蒂他们去中东或其他地方有战争的地方利用业余时间练狙击时顺手救下的人,有的无家可归,有的与亲人失散,还有的得了战后应激失去了记忆,当然还有暗网的死士。
前者本来被梨木芸安置在暗网或组织在这些地方的情报点,现在她有需要,自然能调动起来。
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渴望和平。
梨木芸招集他们时给他们绘画了一个大同世界、独属乌托邦的蓝图,这让原本没有目标活得浑浑噩噩的他们重新找回了动力。
螺旋桨的声音渐渐远逝,飞机会载着他们到A地点附近的海域,那里有一艘偷渡的船可以辅助队员们登陆交战边界线。
梨木芸抬头眺望着飞机的身影,直到隐入白色的云雾之中消失不见,半响,她收回视线,放下保持着敬礼的手,走向隔壁格斗训练场内,给其他国家被毁的逃难士兵们临时来一场随堂小测。
这里的人还是比较少,希望在救援过程中能发现好苗子进行培养,暗网的粉丝还有组织的人只适合攻陷IXIX组织计划的中后期出现。
回程,梨木芸利用从日本公安那里拿到的各国在组织内的卧底名单,特意安排一些针对卧底自己国家的情报任务,表现好的,甚至会把这些卧底反向安插到暗地里敌对国家政界内或者回到自家情报机构,至于效果,从不断上交的情报来看,虽然真假对半,效果还是挺不错的。
……
一个月的时间,说快不快,说慢不慢,救援小队的进程从社交平台上的“战地随身电视台”账号可窥一二。
前几次救援都是神出鬼没的,战地记者是在第三次救援时以意外碰见的姿势登场的,假装记录下日常冲突中的“意外身影”。
【偶遇——夹在索马里与青年党冲突中的幽灵小队】
拒绝采访,低调登场,有序撤离,这个在附近居民中做好事不留名的小队充满着神秘的色彩。
而就是这一抹神秘在无趣重复娱乐新闻的互联网上掀起了小浪花,吸引着好奇心强又空闲的网友对着只报道过几处地方战争的账号起了质疑。
报道中——
据本地被救的居民采访提起时都是惊讶和不安的:“他们突然就出现,穿着与我们一般破破烂烂的,救完人也没有和我们多说什么,就跟我们要了一些粮食,不知道他们是什么目的。”
“我们如果有受重伤的人,他们会收取我们身上最贵重的东西才会答应帮我们包扎。我觉得他们是其他国家的人,他们用英语交流,小队里各色人种都有。”
“我试着鼓起勇气与帮我包扎的那位和蔼的同胞交谈,他告诉我只是想救人,他不喜欢战争。”
孩童的反应更为直接,他们称这个小队为“从天而降的英雄”。
其中一位叫尼格尔拉多的小男孩激动地对着镜头说道:“他们救了我爸爸,我长大要和他们一样厉害,我要靠自己保护我们的家人。”
另一个小孩怯怯地说道:“我要和他们一样厉害,这样我就可以抢回更多的粮食还有钱,我们家已经饿了两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