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依然倒是对同学叫她学霸不以为意,权当做同学们的善意调侃。她有自知之明,真正的学霸都在四楼的五个班里。
班主任朱老师教英语,莫依然感觉她很喜欢自己,老师有心想要鼓励她,于是给报了区三好。
到了学校小礼堂,没想到下面还坐着乌泱泱的学生。
负责签到的老师说副校长想要搞一个颁奖仪式,再拍一张集体照,有学生观众做资料才好用。
坐下面的学生是临时喊来的,大概全校每个班来了一两个。
大家都是从课上被老师喊来的,领奖的和观看的都是工具人罢了。这是站在莫依然旁边的女生小声跟她说的。
莫依然来的时候,前面已经有学生领好证书拍好单人照了,莫依然拿着证书也跟在后面等着拍照。
就在莫依然站在那儿盯着一旁放在地上的瓶装水发呆,从农夫山泉有点甜联想到全球变暖北极熊快没有家时,负责拍照的老师喊了一嗓子。
“请所有拿证书的同学到舞台上,我们拍一张集体照!”
这一嗓子直接把莫依然从北极拉回了礼堂。
她跟着旁边的同学一起上去,自动站在了右边的角落,站定就不走了。
莫依然低头看自己的证书,想着快点结束还能赶上个语文课的尾巴。
老师忙着站在前面排站位:“我们人也不多啊,大家高个站中间,矮个站两边,后排自己插空啊!抓紧时间!”
莫依然无动于衷,她确实是矮个。
老师见队伍位置基本排好了,连忙跑到三脚架后面看效果。
莫依然原本正专心致志提起嘴角向老师举起的镜头露出假笑,猝不及防观众席右边有白色闪光一晃而过。
是相机的闪光灯。
终于拍完集体照,莫依然拿着证书随着人潮往外走时还漫不经心想,竟然也有学生会带着相机来拍照。
大家都走得很快,赶着回去上课。
到高一教学楼下时,莫依然听到后面的女生在问旁边的男生:“顾朗希怎么会来?他不是才拿了市里的优秀学生?”
“估计被老师抓来凑观众人数的吧。”
“那1班这节课一定是副科,不然顾朗希也会来?”
莫依然教室在二楼,三人前后一起上了楼梯,身后两个人好像是四楼的。
莫依然拐过弯听见后面女生在说:“说起来你跟他们班就在隔壁,顾朗希和江果儿在不在谈啊?”
之后在说什么莫依然听不到了,二楼到了。
开学两个月,她听说了顾朗希的很多事。
开学第一天,莫依然在放学路上其实看到过顾朗希,那时他和三两个同学一起走,应该都是一个班的。
他比周围大多数人要高,身形很挺拔,肤色还是白,丹凤眼的瞳色也跟小时候一样,浅浅的,看向光时眼睛会变得格外清澈,但因为眉型锋利,眉骨又高,所以看上去并不温润,反而有一些距离感。
当然顾朗希就是不好接近的,骄傲要强,平等地嘲讽每一个他看不上的人。
小时候的顾朗希就是这样。
两个人一起在红领巾监督岗值日,熟悉起来之后,顾朗希总是对着她吐槽,吐槽老师讲得慢,吐槽同学抄作业。
十二三岁已初显英俊的男孩用词不近人情,一时间小莫依然不知道是帮着一起吐槽还是表扬小顾朗希的语文功底。
将证书收起来放进书包里,下课铃也响了。
语文老师走到莫依然身边叮嘱她这节课新讲的文言文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去找她,莫依然点点头。
文言文下面有许多注释,对莫依然来说读懂并不困难,难的是相同的字在同一篇里有不同的意思,实词虚词都要做积累。
莫依然有一本专门的文言文积累本,这是她从初一开始的习惯,预习复习都格外有用。
莫依然没工夫去想别的了,把这篇文言文快速浏览了一遍,差不多就要准备下节课了。
下午的语文课没赶上,晚自习第三节 课对着注释翻译下午语文课没听到的文言文。一旁的李思雯已经从玫瑰花折到了爱心。
九点十分,离放晚学还有二十分钟,老师回办公室拿包准备去了。
李思雯凑到莫依然手边,轻声说:“今年学校的新年晚会开始征集节目了。”
“这么早,你听谁说的啊?”莫依然觉得李思雯像这一片的土地公,什么都知道。
“我今天去交数学试卷,老师在办公室聊着呢。”
“哦,那挺好的啊。”莫依然把写好的注释和翻译又看了一遍,然后拿出了英语五三和单词本,准备带回家做专项选择题。
“你怎么不关心啊!”李思雯得不到共鸣,继续说:“每年北高的新年晚会,主力虽然说是高二,可二十四个节目,也有十个节目让高一出的,”她悄悄冲左边努努嘴,“你没看吴映她们昨天就去办公室找朱老师了吗,今天在教室后面好像还排了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