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被物理老师喊到办公室才久违地想起,好像锚点终于起效,标记的回忆于是蜂拥而至。
莫依然不太记得自己说了些什么,总之就是对着李思雯说的“数学不好”“喜欢文科”之类的套话。
这也是她的真心话,但身边的人却觉得这个选择不够好。
如人饮水。
鱼之乐焉。
莫依然走出物理老师办公室时漫无边际地想,她选择学文,选择的是阅览课上的半两鸡鸣和三钱月光。
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因此她没有察觉对面四楼走廊上的视线,那视线小心翼翼却如影随形。
选科终于尘埃落定。
班主任同样也在期末考试过后提前告诉了莫依然,她的成绩不出意外升入高二之后会进文科重点班。
期末考试结束,高一的学生们总算可以稍微喘口气。
这两天大家收拾完了东西就在班上看电影打扫卫生。
放什么大家意见不一致,最后莫名其妙放了《致青春》,放到男女主角的亲密戏时李思雯一下把莫依然的眼睛挡住了。
“你干嘛?”虽然不满,但莫依然还是乖乖没动,只是说:“我要看。”
李思雯面红耳赤:“不行,你还小。”
莫依然沉默了一下说:“我记得你只大我一岁。”
挡住她眼睛的人很不讲理:“那也是大,我说不能看就是不能看。”
莫依然只好静静等这一段过去,耳边是同学们对电影情节的起哄声。
没一会儿,眼睛重新恢复光明,莫依然赖李思雯:“我现在看不懂了,接不上。”
李思雯事不关己:“那是你之前没认真看,不关我的事。”
就这样插科打诨看了两部电影,第二部 讲的什么已经记不清了,大概也没有认真看,因为班主任已经把分班名单贴到教室门口了。
莫依然看见了分班表,李思雯由于和化学实在八字不合,因此选了物生。
他们班选择物化的没有一个人的学年平均成绩进得了两个物化重点班。
北丰高中崇尚全面发展,因此重理轻文的现象不算严重。
从高二开始,北丰每年雷打不动会设立两个政史重点班和两个物化重点班。
至于其他科目组合会视学生的成绩和选择的人数情况机动设置重点班。
家长们得知今年北丰由于人数原因不会开设物生重点班之后,原1班和2班的优等生无一人选择物生。
莫依然这一届原1班和2班的学生几乎都选择了物化,平均成绩咬得很紧,根本就没有给普通班学生多少进物化重点班的机会。
当然两个班中也有零星几人选择了政史,自然而然进入了政史重点班,成为了莫依然之后的同学。
这就是1班和2班学生的全部去向了——没有一个人在高二掉入普通班。
分班表贴在教室门口,也是为了方便之后去到新的班级。
贴上分班表也意味着要开始收东西去往新教室了。
李思雯坐在莫依然身边没动,等莫依然起身要走时,班上同学已经走光了。
李思雯刚刚看电影时还开心着,现在红着眼睛伏在桌上。
一向没心没肺的人,现在眼里含着好多眼泪 ,不要钱地往下掉。
莫依然也难受,但没有哭,只是又坐下来拉住了李思雯的手,小声地安慰她。
等了许久,已经有学生在班级门口探头探脑张望了,莫依然靠着李思雯轻轻地开口:“雯雯,我上去了。你把眼泪擦擦,有同学来了。”
走到门口时,莫依然回头看了一下这间教室,李思雯朝她招了招手。
李思雯分班之后依旧在13班,并不用去新班级。
莫依然记得分班这天阳光特别好,照进教室的地砖上。
空中跳跃着细小尘埃的场景像是电影里的空镜,又或许是扫地的同学粗心打扫时大力挥下的精灵,来证明是他们在这间教室里度过这一年的时光。
穿过教学楼开放式的走廊可以看见高一两侧楼梯搬上搬下的学生,两栋楼的连廊上也都是。
热闹的、匆忙的、年轻的。
高一就这样在他们踩着运动鞋帆布鞋的脚步声中结束了。
作者有话要说:
清晨喂鸡鸣半两,夜晚喂月光三钱是引用的。
第7章
2013年6月
北丰高中今年高二分了25个班,1班到5班是文科普通班,6班、7班是文科政史重点班。
莫依然跟李思雯告别后背着书包上三楼来到7班,大家已经到得差不多了。
进了教室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一教室的女孩子,这让莫依然放松了许多。
今天也只是在新班级认识一下,暑假过后才算正式报道上课。
莫依然走进教室不少同学打招呼,有小学同学,有初中校友,一部分是熟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