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那便是城防兵了。
京城有近一万的城防兵守卫京城,按说这些兵马和御林军,金吾卫一样归皇上直接统领。
可这城防兵统领是崔侯的人,年前崔家的事突然,匆匆结案,皇上并未动这个位置。
既是崔侯的人,那便也是睿王的人。
益州是崔家的地盘,程煜明是当地监察御史,回京上任却死在京郊路上……
程煜明一死皇上必然怀疑他是因知道什么秘密被杀人灭口。
口子已经撕开就不会轻易收尾,这事是冲着睿王去的。
他这个嫡长子竖在那儿,始终令人寝食难安啊。
“属下循着马车的辙痕,发现了些马蹄痕迹,不是出京的方向!”宋毅说这句不是出京的方向有些意味深长。
陆瑶沉思了会儿,这才开口:“宋大哥,我派一队精卫给你,你亲自带着前往益州,我要这程大人的所有资料,越详细越好,对了,你请当地人临摹一幅程小姐的画像!”
“是,小姐要程小姐的画像做什么?”宋毅不解。
“既然手法专业,那失手的概率又是多少?”陆瑶轻笑。
那程大人是个清官,一路也没带多少护卫,必然没有经过什么恶战。
对方轻松从容解决战斗,还有时间设计案发现场,又怎么会独独留了程小姐这个活口,等着她为程家报仇吗?
宋毅很快明白:“小姐英明,属下这就前往益州!”
“益州节度使是睿王一派,崔家出事的消息必然已传到益州,益州之地易守难攻,必要之时宋大哥可混入军中,关键时或许能免一场浩劫!”
赵穆若要彻底让睿王再无翻身可能,便是逼其造反。
益州节度使反了,再加上程大人遇害的事,睿王是如何也逃不过了。
只是,如此一来,倒霉的便是益州百姓。
争权夺利是贵人们的事,百姓何其无辜,能挽回一些是一些吧,但愿来得及。
宋毅知道事情的严重性,抱拳一脸郑重道:“属下必不负小姐所托!”
“宋大哥,能用银钱解决的都是小事,人活着,才能做更有价值之事!”
第444章 千秋万岁
镖局开到京师确实便利不少,有了镖局做掩护,打听消息更方便许多。
宋毅能查到的事,顺天府绝不会查不到,宋轶不愧是老狐狸啊,这是在耗着呢。
这时候看的就是谁有耐心,顺天府迟迟找不到证据,这幕后之人可不得着急了。
再说,不是留了活口吗?
有活口在,又死了全家这么凄惨,自然是说什么别人就信什么。
任何案子,一旦牵扯到朝堂,那就不是小案了,得皇上定夺。
赵恒自从那日被扶犁之后低调了许多,低调到偶尔才上一次朝。
用楚王殿下的话说,婚期渐近,第一次当新郎,要准备的事情太多,忙着呢,没空。
韩长史看着小山似的拜帖,有点头疼,自家王爷人气旺的有点不太适应,怀念以前门可罗雀的王府。
好像全世界都知道王爷很穷,这些拜帖,有纯金的,有镶金的,还有的镶嵌着上好的东珠……总之,什么贵的都有。
最关键,这些拜帖若日日送来,王府凭这项业务都能发达了。
赵恒让韩长史找了个麻袋,韩长史不明所以,让下人找了马上送来。
赵恒指了指桌上的拜帖:“青鸾,全装进去!”
“王爷这是要去哪?”韩长史有种不好的预感。
瞧自家王爷气势汹汹一副要找人算账的模样,这是要去打人吗?
“进宫!”
韩长史噗通一声跪下了:“王爷,万万不可啊!”千万不能和皇上动手,那是死罪。
“不可什么?”赵恒觉得韩长史是不是脑子有点……不大正常。
想法更是天马行空的,都不知道在想什么,不大靠谱。
“不可对皇上无礼呀!”韩长史规劝道。
当然,他也觉得这些拜帖之事不大好,看了让人生气。
人怕出名……扶犁之后大家都认为王爷至少被皇上看作备选继承人了。
这朝中就是这样,皇上的一言一行就是朝堂的风向。
“长史,有空多锻炼锻炼身体,多休息,别一天到晚胡思乱想瞎琢磨!”就韩长史的脑子,他是怎么在太子哥的府上当差的。
韩长史:……
王爷呀,能不能请你好好做个人,不对,好好做个王爷。
赵恒先走,青鸾扛着麻袋在后面跟着,韩长史也拦不住啊,跪在后面道:“王爷,好好和皇上说,千万别……”
人已经走的没影了,唉,韩长史默默在心里道,千万别和皇上起冲突。
这拜帖之事,王爷若退回拜帖,那便是将这些人拒之门外,若是接了……细追究起来,也是受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