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京城都在盼着楚王妃失宠(1534)

作者:锦公子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这次煤矿塌方的矿主也姓赵,换句话说,大家都同一个祖宗,宗谱上都是有姓有名的。

只是当年赵家先祖起事后,一部分进了京城,一部分留守大后方。

而这些就是当年留下来看守赵家祖陵的,这些年虽说比不得京中的赵氏子弟尊贵,可在晋阳也算得上是土皇帝了。说是只手遮天呼风唤雨也不为过。

毕竟,他们的祖上也是为家族牺牲了,这么多年祖上的老基业,老根基都是他们看守的啊。

第1152章 投个好胎

这种家族内部的事,最好的方式就是内部解决,若是放到朝堂上,只怕炸开了锅,能被那群老不死的御史喷的赵家祖宗地下都不能安枕。

毕竟,之前也有矿场塌方的事,抄家流放的一个个的。

所以,这趟晋阳之行,没有比赵承宣这个未来皇帝处理更合适了。

毕竟,他的态度决定了以后这些宗亲到底有没有好果子吃。

赵恒继位后没少折腾京城的宗亲,本来大家都投了个好胎,虽不是嫡系,但不用拿命拼,保住了小命,守着祖产,还有银子花。

可躺赢的人生被打破了,别说那些个郡王了,连逍遥了一辈子的亲叔叔都被他封了钦差,派出京了。

说白了,想白拿朝廷钱,那都是过去的事儿了。

所以,在晋阳的宗亲第一次觉得他们的祖先当时决定留守晋阳的决定多么明智。

可没想到一次煤矿塌方,把前途塌进去了。

都说太子殿下六亲不认,如今真是见识到了,和他那个爹一样。

念了这么多年的经,慈悲心肠都去哪了?他这是要踩着自己的族人上位吗?

要赔偿那么多银子给家属,这不是抢吗?那些穷鬼的命有多金贵?三辈子都挣不了这么多钱。

可赵承宣也是狠的,以私有矿产违反大齐律法,违者,查抄家产,流放千里。

“这是要断我们的后路,太狠了,他不怕赵家祖先的棺材压不住吗?”老祖先可就葬在边边上呢,怎么着,让祖先死不瞑目啊?

那人拍着桌子,气得骂人。

“可这样拖着也不是办法,事情一日不解决,太子殿下就一日不走。”

“是呀,而且,他这两日带人去了祖陵,说是祖陵受塌方影响,有地方需要修缮,还要将附近矿场都封了。”

……

“封了矿场?他敢,到时我拼了老命也要进宫见皇上。”他们这些人守着晋阳一百多年了。

当年,若没有祖上倾家族之力,冒着杀头的危险支持,他们能坐上今天这个位置吗?

那可是掉脑袋的,翻脸就不认人了。

“坤老弟啊,如今不比从前,若是太上皇在兴许还能卖卖我们的老脸,皇上的手段你又不是不知道,只怕是难!”

太子殿下这六亲不认的风格真是像极了他爹,据说,老太上皇就是被皇上气死的。

“那我们一群老家伙就任由那毛头小子宰割?派了两个毛头小子过来谈事,他们能懂什么。”

“那可是太子殿下,未来皇上,要我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如赔银子,至少能保住矿场。”说句不好听的,晋阳的宗亲早就出了五服了,也就是沾了姓氏的便宜。

人家认呢,叫一声叔伯,若不认,请问你是谁?同样是赵姓后人,到现在也有在泥坑里刨食的,该知足些。

“那么多银子谁出?我就不信他能待在晋阳一辈子。”赵坤不愿出银子。

堂堂大齐太子,没别的事可干了吗?

“有银子一起赚,如今自然一起出,就按当初的分红来,分红多的就多出些,分得少的就少出些,如何?”这个法子最公平,先保住矿场是最要紧的。

赵坤还是不同意,当初他拿的分红是最多的,如今要吐出来,谁愿意。

“不好了,太子殿下带人封了矿山!”有小厮匆匆进来道。

第1153章 宴无好宴

“什么?”赵坤从椅子上弹起来。

“我们的人拦不住也不敢拦。”这要是动手了,那可是灭族的罪。

众人也是脸色一变,这是要出大事啊,太子殿下还真敢,时限一到,是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说封矿就封矿。

众人匆匆往矿场赶去,赵坤下了马车,人还没冲进去就被拦在外面了。

“我等奉旨办差,还请各位老爷们见谅。”把他们拦住的正是知府大人。

平日一起喝酒,称兄道弟的,这会儿叫什么?老爷们?呵,变脸可真够快的。

“方大人,这可是我的矿场,怎么能说封就封,当初……”

赵坤说到当初,话头就被拦下了:“赵老爷,本官是奉旨办差,毕竟不止牵扯一百多条人命,还有赵家的祖陵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