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碧茹在贵女中颇负盛名,有喜欢她的,自然也有不喜欢她的。
这也不难理解,就算是银子也不是人人都喜欢。毕竟比起金元宝,银元宝就稍显逊色了。
不喜欢的自然嘲笑她堂堂晏家大小姐竟要去捧要给七品知县女儿的臭脚。
不过,大家也不可能让晏碧茹一枝独秀,毕竟,都是冲着一个目的去的。
这些贵女们自小便随大人参加各种宴会,自有一套应酬的本事。
苏婉茵刺绣技术极好,尤其是双面绣,她曾为长乐郡主(赵婉然)绣过一个双面绣的团扇作为生辰礼物,那扇子做工精美,长乐郡主前段时间赴宴总要带着。
这会儿众人看到苏婉茵的双面绣的帕子纷纷夸赞,苏婉茵觉得自己长这么大听到的夸赞还不及今日多。
她不善应酬,幸好有晏碧茹在一旁帮着她。其中一位贵女道:“臣女好生喜欢良娣这条帕子,可否劳驾良娣为臣女绣一条。”
苏婉茵正要应下,绿枝从她身后出来,盈盈一礼道:“曹小姐,我家良娣这几日着急为太子殿下赶制衣物,患了眼疾,太医说让她好好休息。”
绿枝在这一群人里不算生面孔,她是大长公主身边的人,大长公主离京前将她赐给了苏良娣,她的话是有份量的。
大家明知道她的话不过是推辞,可她的面子谁也不敢不给。
而且,她说了,苏良娣为太子殿下赶制衣物,难不成曹小姐觉得自己的脸面比太子殿下还大?
苏婉茵习惯了不拒绝,这会儿绿枝的话倒是让她瞬间清醒了。
她现在不是苏婉茵,而是苏良娣,若答应了,今日为这个绣条帕子,为那个绣个扇面,那岂不成了绣娘。
苏婉茵不想以恶意揣度人心,可如今也不得不多想了。
这件事很快成了一个小插曲被揭过了,用过斋菜后晏碧茹亲自送了苏婉茵去厢房休息,然后才去了旁的房间。
“小姐,怎得今日来上香的人也太多了,这些人分明居心叵测。”晏碧茹的丫鬟气道。
明明是小姐先约的苏良娣,她们倒是会投机钻营。
“这也没什么不好,都出来了总比躲在暗处好。”今日来的这些贵女,目的自然不是苏良娣,而是东宫。
这些人面上说着恭维的话,可心里都看不起苏婉茵,可如今先入东宫却是她。
不管她有没有得太子殿下宠爱,她都是长公主挑选的人,将来后宫妃位也必有她一席之位。
英雄不问出处,苏婉茵能被大长公主挑选上,能让皇后娘娘满意,甚至,连太子殿下都没有反对,这就是她的本事。
第1117章 真是可笑
京中盯着东宫太子妃之位多了,把心思袒露到明处总比躲在暗处的强。
皇上和皇后娘娘虽然默许各家各凭本事,可他们容不得各家做出有损阴德之事。
到了这般时候与其藏着掖着,倒不如坦荡荡些,这也是为何今日格外热闹的原因。
如今京中最耀眼的家族除了陆家就是曾家和魏家,魏家的女儿太小,而曾家呢,就那么一个女儿,曾家夫妇看护得跟眼珠子似的,自然舍不得女儿进宫。
剩下的人家都存着心思,毕竟那个位置诱惑太大。
若是姑母还在世,晏家也是有把握的,可是如今,姑母不在,一切都不同了。
“今日那个曹小姐也太蠢了,竟然敢让苏良娣为她绣帕子,真是可笑。”
“少说是非。”隔墙有耳,若是被人听到就不好了。
曹家这些年兴起是因为抱了曾家的大腿,曾大人舍不得自家女儿进宫这才便宜了曹家。
可惜呀,这位曹小姐漂亮是漂亮,却是位绣花枕头,太不中用,到底是新贵,家族浸淫不够,否则也不会这般无礼。
“是!”婢女道。
她们坐马车到山脚,上山的路却要自己走上来,苏婉茵本就不爱动,又爬了这么些山路,这会儿困极了,靠在床榻上就睡着了。
春桃坐在小凳上,手撑着床,也在一边儿打盹,不过,倒是还知道给自家主子盖着毯子。
苏婉茵眯了小半个时辰,自己醒了,说实话,寺里的床躺着硌的很,若不是太困,她也不会就这么睡着了,也不知道太子殿下是如何在寺里住了这么些年。
正想着,门外却响起了敲门声:“小僧寂空求见良娣娘娘。”
苏婉茵虽未见过寂空,却听上山送东西的小太监提过这位小师傅的名字。
寂空也是掌门的嫡传弟子,太子殿下的小师弟,太子殿下在玉坛寺时和他关系最好。
“快传!”寂空小师傅找她一定有要事,许是有什么东西让她帮忙带给太子殿下也说不准。
“小僧见过良娣娘娘。”寂空双手合十行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