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京城都在盼着楚王妃失宠(1505)

作者:锦公子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秋岚面色为难,这个点殿下要睡,晚上岂不又要闹腾。

崔思如轻笑:“殿下不过是有些乏,想午睡而已。”

有些时候,崔思如可能比赵攸宜自己更了解她。

崔思如自小在赵攸宜身边长大,又是她身边第一谋士,观察入微,自是更了解赵攸宜的心思。

“思如的意思是说你们家殿下我绝不会沉迷美色,做那等昏君才会做的事。”

“不,臣是说,殿下新婚燕尔足不出户还能有精力判断草原当下时局,可见这几日驸马伺候的还不算尽心。”崔思如半是打趣半是认同。

崔思如话落,屋里几个人都掩嘴忍笑,毕竟,这几日的荒唐大家都看在眼里,否则便不会有刚才的担忧了。

赵攸宜面颊微红,到底是公主,见过世面,表情仍是极其淡定:“本宫看是要给思如好好找个婆家了。”

赵攸宜话音落,几个丫头索性不再忍,笑出声来。

崔思如倒是大大方方道:“那殿下可要为臣挑选个俊俏的小郎君,臣在殿下身边待久了,眼光高,一般姿色的臣可看不上眼。”

她们自决定陪嫁便是福祸一体,一行人在路上行了快一年,经历种种磨难,说是君臣,在这异乡,更是亲人般的存在,说话自然就随意了些。

“本宫听说大王还有个弟弟,眉清目秀,极是可人,不然赐婚给你?”大抵是真的成了亲,再加上崔思如打趣,说话便越发没顾忌。

“臣听说小王子才十二岁,殿下是连个孩子都不放过吗?”

君臣开起了玩笑,赵攸宜倒是困意消了不少:“老大王只怕时日无多,届时草原必是一场动乱,我们不入其局,方能不乱分寸,不受影响,看得更清。”

赵攸宜有自己的打算,她要做的是力挽狂澜,止契丹之乱,让草原人记得的是她赵攸宜,而非助呼延朔一臂之力的大阏支。

大局是大局,小情是小情。

呼延朔是她的夫君不假,但她还是那个赵攸宜。

所以,目前最好的掩饰便是沉迷帐中。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清醒的面对接下来的局面。

第1110章 八部之乱

崔思如从不担心她的公主殿下会忘记自己的理想,她不信她的公主殿下跋涉千里会因为呼延朔的美色而搁浅。

大齐的美男如云,便是少年之时公主都未曾意气用事过,更何况现在。

再说,若单论容貌,呼延朔比李玄仁还是要差一些的。

公主说的没错,公主是要一统契丹八部,而非与他们一上来就交恶。

只有置身事外才能在呼延朔和他们撕破脸时力挽狂澜。

虽说听起来无情,连枕边之人都算计在内,但对于目前局势而言是最好的选择。

若是呼延朔连这点都看不清楚,那他就不配做殿下的驸马,更不配做草原之主。

呼延朔晚膳时回来,进门前和进门后两个表情,很明显已经刻意调整过。

但瞒不过赵攸宜的眼睛,人的眼神是骗不了人的。

而且,老大王病了不是一日两日,最坏的结局呼延朔早就清楚。

只怕这次是真的无力回天,生离死别。

有些事不好开口问,问了便是在旁人伤口撒盐。

老契丹王没有撑过这个九月,在儿子顺利继承王位和成亲后终于毫无遗憾的走了。

他这一生虽没有彻底改变契丹八部的局势,但至少保了草原二十年太平。

他尽力了。

如今,未完之事交给了儿子,他一定会做的比他好。

老契丹王遗嘱,将尸身火化,骨灰撒在灵雾雪山之上。

灵雾雪山乃契丹最高之处,他想看到一统草原那日。

老契丹王去世,其余各部首领自然要来参加葬礼,不久前才参加完新王的登基典礼,那时他们便说过,不久之后会再见,果然应验了。

这个小子想子承父业?没那么容易,他们草原向来信奉强者为王。

就像他的父王当年取代拓跋王一般,如今这王位也该换他们来做了。

他们也不是不讲规矩,死者为大,老契丹王对草原是有功的,所以,他们等到他葬礼后才逼宫,这是对他的尊重。

这一日,在所有人意料之中。

呼延朔被困在回望京的路上,四面皆是其他各部的首领,他们要逼他写下退位诏书,让有能者居之。

呼延朔早知他们会反,早有准备,其余七部也并非铁桶一片,这些首领中自然有呼延朔的人。

纵然有野心勃勃的人不假,可大王的位置只有一个,剩下的人也不过是继续称臣,和以前并无差别。

而草原得以平静这么多年是因为他的父王一直提倡八部先祖是一家,若真换人登上王位,草原未必能有现在的太平。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