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和老乡鸡合作,让他们扩大了一些规模,但安逸日子过惯了,让他们没有进取心,都靠着老乡鸡的订单赚钱。
为此大家看着老乡鸡那艘船就要沉了,纷纷都想找新的出路。
恰好这时何耀天联系他们说要合作合作。再联想这些年与他接触下来,这人展现的能力和野心,几人一合计,十分干脆的弃船而逃。
开玩笑,老乡鸡马上倒了,他们还给他供货?到时候货款都收不回。
他们知道这样有点不厚道,但那也没办法啊。
大家都要养家活口,总不能给老乡鸡陪葬吧。
可等啊等,何耀天新注册的公司怎么没下文了?反观以为要不行了的老乡鸡却还依旧在生产。
虽然规模缩水了不少,但蚊子肉也是肉啊,于是有人回去找周羽文,想要继续合作。
但人家早就抱上大腿了,现在老乡鸡采购的是安心生鲜的货。
“人家价格也挺合适的,也不嫌弃我这马上要倒闭了的小门小户,所以对不住了。”
周羽文客客气气地回绝了几人,话里的软钉子让几人面红耳赤。
这几个人现在越想越懊恼,越想越生气,都跑到何耀天家的豪华大别墅。
“何总,您那工厂什么时候落实啊?我给您养的鸡都快出笼了。”
做冷冻批发生意的老板也道:“是啊,我那冷库藏了一堆鸡肉和猪肉,那每天的仓库费和电费都不少。”
何耀天很想骂娘。
本以为囊中之物的工厂买不到了,按照正常市场价,他手里的钱只能买小上一半不止的工厂。
而没有那么大的工厂去银行抵押,他开店的钱也不够。
他不甘心啊!
他好费心机,不就是想出人头地,为什么到最后一步了,老天要和他做对?
“两位老板,别着急上火啊。这开店不是简单的事,不得从长计议?”
他对两人好言好语。
“那你要我们等到什么时候?”
养鸡场老板等不及了,一旦新鸡不能成批卖出,他的饲养成本就会增大,而且还容易引起鸡瘟。
“这个不好说啊,我现在还没找到合适的厂房。”
养鸡老板急了,“你当时可不是这样说的啊!”
“呵呵,做生意吗,哪有一成不变的,何况此一时彼一时。”
冷冻批发老板这时看出来了,这个何耀天就不是什么好人。
“你耍我们玩?”
“怎么会?我这不也没办法么。”何耀天一摊手。
他就是吃准了这两个废物,以前靠着老乡鸡,周羽文将他们养得心比天高不知人间险恶。
以后在他手里,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甲方爸爸。
不乐意?那就滚!
钱在他手里,难道他非要吃张屠夫家的猪?王屠夫就不行了吗?
第二百三十一章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十月一日,华国妈妈生日,寻味的生产线也赶在这一天正式上线试运行。
工厂目前改造好了十条生产线,根据生产线数量第一批的菜单初步确定。
黄金炸豆腐,拆袋后复炸一下浇上酱汁,就能还原美味。
肠类产品有三种,传统红烧大肠,东北九转大肠和小肠套肠。
小肠套肠是用小肠的一段不停塞到另一段里面,随着筷子越捅越深,外面的肠头不断收紧,最后将近一米的小肠被做成一个首尾相连的“甜甜圈”。
将“甜甜圈”和红烧大肠一起卤制的,这样套肠就能吸收大肠的油脂和香味。
套肠无论是切片吃还是一整个咬来吃,都十分美味。
咀嚼上去既有弹脆的口感,每一层夹层里还会不断彪溅出汁水,唇舌间油润迷人。
红烧狮子头,肉丸,鱼丸这三样需要人工打肉泥的,许镜清从陶天和以前执教的学校找了几个刚毕业学生,专门负责。
为了保证质量和数量,给的工资是底薪加提成。
最后她又选了苏式熏鱼,红烧肉和酱肘子作为第一批菜单的经典款。
家常口味和食材,更能被人接受,也更能让食客检验她家预制菜的优秀。
这几样菜品控好把握,且成品冷藏后再加热不太会影响原本风味和口感。
由于不同菜的制作工序不同,每条生产线每天工作八小时的产量大约在800-1200份。
黄金豆腐的工艺简单,最高可达1200份,红烧大肠,红烧肉,酱肘子等费时长的产量在1000份。
产量最低的是套肠,毕竟套肠子很花时间,大概只能有800份。
算起来整个工厂那天可以生产一万份左右到预制菜。
对于只有四个正式厨师的寻味小馆来说,这个数量已经很巨大了。
许外婆和胖婶知道后长大了嘴巴,“这,这也太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