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宗是口锅+番外(104)

作者:芝麻年糕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江影点头承认,“确实都亏了她。”

后面的鱼面筋炒素和雪菜肉丝,里面都是用了当季鲜蔬加工的,吃的就是个“鲜”字,走过长征的翁老甚至对着雪菜停不下来筷子。

还是吴赵两人联手劝了,他才停筷。

“这雪菜让我想起刚刚解放时,咱们国家穷啊。刚刚开春青黄不接时,没有新鲜蔬菜,就用冬天的大白菜白萝卜腌了吃到地里青菜出苗。地里青菜出苗后到初夏那段时间,腌制好多雪菜,家里没蔬菜了就挖一块出来洗洗切了直接吃。”

翁老忍不住回忆那段时光。

最后喝上一碗清淡的冬瓜排骨汤,青皮白瓤的冬瓜,细嫩脱骨的排骨,一顿饭吃下来众人都十分惬意。

“好久没吃到这么好吃的家常菜啦。”翁老不自觉的摸了摸自己肚子,自上年纪后,他胃口越发不好,一群人想尽各种办法都没有用,今天这顿是这几年来他吃得最舒服的一顿。

这时帮佣阿姨端出一扎深紫红色的饮料给几位倒上,接着又送上切好的果盘。

“冰镇杨梅汁!”

赵宝刚爱吃肉爱喝酒,还爱喝饮料,“小清又做饮料了?”

然后抱着玻璃杯一小口一小口的咪了起来。

翁老笑他,“这时候倒斯文了,刚刚吃饭时候那股劲,好像我们都是你的敌人一样。”

“小清不仅做菜好,这点心饮料也是一绝,可惜上次的白玉方糕她不做了。”

翁老听他们提了好几次“小清”,就问:“这位名师傅是哪个饭店的啊?你们喊他’小清’,看来年纪还不大。”

江影为他解释,“翁老猜地没错,镜清才二十出头,目前自己开了家小饭馆。”

翁老没想到厨师竟然这么年轻,“难道是哪家厨师世家的孩子?”

吴世良摇头,将许镜清的情况说了遍,“她就是个半路转行的孩子,不过天生就适合吃这行饭。这才两个多月,就有了很多那个叫啥来着?”

赵宝刚没好气地道:“粉丝!”

“对,没错。我和老赵也是她的粉丝。”

“这么说来,倒是和荣华楼的宋以琛一样是天才啦。”翁老感慨。

荣华楼,国内最著名的连锁酒楼。

它一向只走高端路线,每个城市的门店都只开在寸金寸土的市中心。它的建筑风格也十分统一,喜欢用唐宋元素。

店内从装修到摆设无一不精,就连菜谱也用上好的丝绢做成。像虞城这样的小城市要不是背靠海市,还不够格开一家荣华楼分店。

荣华楼的每一道菜据说都传自宋家先祖的食谱,那是宋朝御厨,专为皇帝制膳,省得皇心故特赐了宋朝的国号为姓。

这是无上光荣!

他们家一直以正宗宫廷御膳为卖点,且菜品确实十分精致,味道外面无法模仿。只不过这十年来众人开始对各种西餐更感兴趣,荣华楼的生意也滑落过一段时间。

但人家毕竟家大业大,且自从七年前新一代的主事人宋以琛接班以后,便亲自带队研发了许多融合菜。

荣华楼老树发新芽,这两年已经有了国内第一顶级奢华酒楼的名头。

宋以琛如今也就三十岁的年纪,他从小跟在爷爷身边学习手艺,尽得真传。十六岁的时候参加某国内顶级厨艺比赛,竟然打败了一众当时在业界赫赫有名的厨师。

初出茅庐便一鸣惊人,从此真是振翅高飞,再也无人能望其项背。

江影在失去嗅觉味觉的时候也定过荣华楼京市总店的VIP包厢套餐,那是为数不多宋以琛亲自下厨的晚宴。

对着那一道道装盘独特,造型精致的菜品,江影虽没闻到其他饭店和厨师做的那股恶心的味道,但他依旧并不觉得美味,依旧味同嚼蜡。

所以他便毫不客气地道:“我觉得一反一粟皆是馈赠,过于追求精致、昂贵、高端,就失去了食物的意义。”

他更喜欢镜清做的具有人间烟火气的饭菜,哪怕装在普通塑料打包盒内,也能引起人想吃的欲望。

而那些精致的菜品,失去了摆盘装饰和食物本身价值的加成,有多少真的能让人垂涎?

翁老听他这席话,久久没有说话。

许久后他向吴世良感慨道:“世良,你这外孙活得通透,看得很清。好啊,好!”

吴世良瞅了一眼坐在一旁又开始当壁花的外孙,心中暗笑。

这小子是那番话完全是为了维护小清。

哎,男大不中留哦。

“今天唯一缺点就是没来点酒。”赵宝刚喝完饮料就有点忧郁,如此良辰美景,要是有点酒就好了。

“外公,赵爷爷,小清让我给你们各带了一瓶枇杷果酒。”

“你小子,刚刚吃饭的时候怎么不拿出来?”

上一篇:怪物下一篇:一狐酒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